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认养农业”如何从小众走向大众

   2022-07-06 潇湘晨报62190
导读

私人定制作为订单农业的一种实现形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达成的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其主要表现为,农民出地,按照定制者的要求生产,期间定制者可以自行耕耘、体验农耕生活,也可远程监控定制产品

 

私人定制作为订单农业的一种实现形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达成的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其主要表现为,农民出地,按照定制者的要求生产,期间定制者可以自行耕耘、体验农耕生活,也可远程监控定制产品的生长状况。

在重庆,这种新型的认养模式已频频出现在水稻、生猪等为代表的种植、养殖业领域,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经济现象。

▲6月30日,南川区福寿镇的一片水稻田里,农民正在除草,这些是私人定制稻田,农民代种代管护,收获归认养人所有。记者 赵伟平 摄/视觉重庆

现状

各类农业主体“试水”认养模式

“各位农场主上午好,本周进行田间锄草,大家可以点开视频,查看自家水稻的生长情况……”6月30日上午8点,南川区福寿镇,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文奇站在山梁上,拿着手机对准山脚的稻田,录制了一段30秒的短视频,并发到了“福寿康茂·稻田认养”微信群。

视频中,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生机盎然,蔚为壮观。汪文奇一边查看视频一边告诉记者:“这些稻田早已‘名花有主’了,这些牌子上标注的名字就是认养人,我们是帮着客户种植、打理,收获就归他们所有。”

汪文奇曾是福寿镇大石坝村支部书记,以前农民种出来的好米卖不出好价钱,甚至有时滞销,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的大米富硒,品质好,但市场却不‘领情’,价格跟普通大米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汪文奇看到别人的果园采取果树认领的方式进行预售,客户可全程追溯认领果树的管护信息,市场反应很好。他深受启发:“我们可以搞水稻预订,虽然硒元素看不见,但可以向客户展示水稻绿色、生态的种植过程。”2017年,他拿出合作社的150亩水稻“试水”认养:客户在栽插前缴纳订金,收成全部归客户所有,合作社则定期为客户发送水稻种植过程的照片、视频,让客户体验现实版“开心农场”。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2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