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寨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奋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实现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同步现代化。
春意闹,蓝莓俏。眼下,正是蓝莓开花坐果的时节,走进丹寨县兴仁镇茅台生态有机蓝莓基地,花香扑鼻,一簇簇白色小花开得正盛,工人们正忙着除草、施肥。
近年来,该基地引入智慧农业系统,通过监控、温湿度传感器、气象监测站点等信息化设备对蓝莓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蓝莓种植精细化,在提升蓝莓品质与产量的同时让日常管护也变得简单、高效起来。
“以前全凭经验,现在有科技支撑,手机上就能看到蓝莓长势好坏,管理起来特别方便,不用到处跑到处检查,工作轻松又赚钱。”工人王国光说道。
据了解,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在丹寨县建成高标准蓝莓示范基地约3000亩,带动8000多户农户参与到蓝莓产业当中,为近千名群众提供了稳定就业机会,年均增收1.5至2万元。
延长产业链是保障蓝莓销路和果农收益的关键,只有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让产业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后劲。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办公室主办谭雪松说。
在茅台生态农业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运转有序,工人们正加紧赶制订单。
通过不断补强产业链,该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集品种研发、种苗繁育、种植示范、冷链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蓝莓全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2021年,向合作社、农户收购蓝莓2600余吨,实现各类产品综合产量1285.73吨,产值2.1亿元。
“2022年预计产值在2.2亿元左右,一季度我们实现产值460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助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办公室主办谭雪松说。
小浆果撬动大产业,丹寨县通过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农户的“三带”模式,大力发展蓝莓产业。目前,丹寨县累计蓝莓种植面积3.57万亩,覆盖全县7个乡镇(街道)48个村。2021年实现产量1050余吨,产值1680余万元,带动季节性劳动就业4000人次。
科技化、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在贵州培力农本方中药有限公司育苗大棚里,白芨幼苗破土吐绿,长势喜人,工人们抢抓时机管护、分拣种苗。
“在家门口工作很方便,现代大棚干干净净的,脚上基本上都不沾泥巴了。”兴仁镇兴仁村村民刘天配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