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镇原开启种田新模式——生产环节托管 农业服务升级

   2021-05-10 62300
导读

王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深松机正在深松整地。陇东报记者 张宁宁 摄陇东报记者 张宁宁 通讯员 沈璐璐近日,走进镇原县的山川塬峁,广大群众抢抓农时墒情,使用农业机械在田间地头深松整地、大量覆膜;县农业机械化服务

 

王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深松机正在深松整地。陇东报记者 张宁宁 摄

陇东报记者 张宁宁 通讯员 沈璐璐

近日,走进镇原县的山川塬峁,广大群众抢抓农时墒情,使用农业机械在田间地头深松整地、大量覆膜;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从保障供给、保证质量、加强服务、强化防治等方面入手,助力农业生产,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我承包了100亩地,全部种了玉米,从深耕、覆膜、深松、种植到收割,用的都是王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型机械。”临泾镇石羊村村民张林学说。往年这个时候,张林学都要把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叫回来帮忙。今年他把自家的100亩地托管给了镇原县王刚农机专业合作社,不到两天时间100亩土地的深松覆膜就全部完成,大大节省了时间、劳动力和成本。

近年来,镇原县通过探索社会化服务组织,将生产环节委托给专业化机构开展农业生产托管,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撂荒等问题,还提升了机械化耕作水平。

镇原县王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永刚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在全县共托管土地1000亩左右。为提高群众种粮的积极性,这几年都有补贴,政府每亩地出资20元,农户出30元,由合作社来完成土地深松任务。同时,合作社购置了各式各样的大型机械、智能无人机、自走式植保机等,种田从耕作到喷药、收获都由农机具完成,不但可准确监控每台机械的服务情况及面积,还提升了耕作效率。国家在农机具购置上还有不少补贴,这让合作社能发展得更好。

为更好地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镇原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内的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农机销售网点等,以实地调查询问的方式,了解春耕备耕相关情况,普及科学种植知识,讲解安全生产,并指导农机使用者排除农机具安全隐患,确保农机具不带病参加作业。

目前,全县有农机具50324台件,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8.6%,全县3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仅托管玉米种植面积就达到了81万亩。随着有意愿托管的农民越来越多,全县的托管范围也从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拓展到了经济作物。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2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