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再提速 京瓦科技示范园启动建设

   2022-06-15 新京报380
导读

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示范园开工仪式在平谷区峪口镇举行。新京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目前京瓦中心已经完成了办公楼、科研楼的搭建与入驻。此次启动建设的京瓦科技示范园隶属于京瓦中心,占地484亩,未来将被

 

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示范园开工仪式在平谷区峪口镇举行。新京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目前京瓦中心已经完成了办公楼、科研楼的搭建与入驻。此次启动建设的京瓦科技示范园隶属于京瓦中心,占地484亩,未来将被打造成集奶牛养殖、温室园艺、果树栽培于一体的低碳循环种养结合的科研示范基地。

6月15日,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示范园开工仪式在平谷区峪口镇举行。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李德发院士:北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

中国工程院院士、京瓦中心理事长李德发表示,6月15日启动建设的京瓦科技示范园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集科研、示范于一体的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示范园区。其中,京瓦奶业示范园主要开展奶牛精准饲喂、碳减排、牧场管理数智化、规模化奶牛场种养结合的技术研究和示范;温室园艺示范园创新了温室设施结构类型和栽培技术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益(两低一高)的设施蔬菜生产模式,为温室园艺企业和家庭农场的生产和高效管理提供创新技术。京瓦果业示范园通过引进、培育先进的水果品种,选育国内外高价值品种,开展跨国育种技术合作。同时,果业示范园将应用水肥一体、防鸟防雹、智能管控、水肥一体等技术成就,打造北京市果业领域新技术和新产品孵化中心。

李德发谈到,北京拥有大量农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与荷兰75%到80%的成果转化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京瓦中心既放眼国际先进水平,又基于我国的实际发展现状与需求,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他建议,京瓦中心深化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金三角”发展模式。与农业领域优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将更多的农业科技推动进入现代农业发展中。

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示范园概况图。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孙其信:通过农科创解决现代种智慧农业“卡脖子”问题

2021年,北京市和农业农村部签署《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在政策规划、资金安排、试点示范、技术人才、改革创新等方面对北京给予倾斜,实打实支持现代种业发展高地、数字农业先行区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助力北京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大城市乡村全面振兴的示范和样板。对此,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京瓦科技示范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致力于为科研机构提供应用场景,为国内现代农业先进关键技术作出引领示范,将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是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起单位之一,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京瓦中心名誉理事长孙其信表示,中国农业大学将积极构建以“高校+政府+企业”合作为基础,集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功能为一体的产业研究院模式,变资源为资本,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激发新动能,与北京市平谷区共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助力北京做大做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农业板块。

目前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特别是现代种业和智慧农业等方面还存在卡脖子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来实现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作为一名农业科教工作者,面向农业科技创新主战场,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和农业教育的优势,立足自身特色,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培养更多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的高质量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三农’事业发展。”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21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