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数字化农业方式,是在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感知、智能控制、智慧管理,追求农业更高资源利用率、更高劳动生产率和更好从业体验感的农业形态。
近年来,国家在建设数字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中,把发展智慧农业作为重要内容。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2019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作出“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的战略部署。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目前,农业生产环节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谁来种地?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一些省份农业从业者平均年龄接近60岁,继续沿用传统生产方式,“谁来种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二是怎样种地?2004年起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台,支持推动了中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截至2020年底,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1%,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已超过80%。但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农业效益低而不稳,生产过程缺乏数据支撑和指导,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