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沛县沛城街道户屯村机械化集中育秧示范区,韩威种植家庭农场主韩跃起每日一早便和村民们一起,在技术员指导下整理秧田、摆放育秧盘、搭建育秧保温棚,筹备种子、穴盘等育秧物资,在机械自动化加持下,整个育秧工作高效而有序。
疫情防控不松劲,农业生产不误时。近期,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坚持疫情防控、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切实做到生产与保供“两手硬”。
多措并举 紧抓农业生产
“在村镇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目前农场育秧顺利推进,行情看好。”韩跃起告诉记者,他的家庭农场总承包面积400余亩,育秧面积除满足农场的插秧需求外,还与周边地区种植户签订了育秧供苗合同,年收入50余万元。
“在全市复工复产以来,我们积极创新举措确保疫情防控、农业生产两不误。”沛城街道户屯村村委负责人王广帅介绍,该村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业,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村“两委”深入田间地头,参与种植大户农业生产,并建立微信群邀请街道农技专家对种植大户、普通农户进行线上指导。
当前,在抓实抓细各项防疫工作的同时,我市各地抢抓农时,组织引导种粮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机械化水稻育秧各项准备工作,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杨梅介绍,在当前农业生产关键时节,全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加强农机调配,组织引导种粮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机械化水稻育秧各项准备工作。协调水利部门供应充足水源,保证插秧正常进行。同时还为农户开辟绿色通道,保证种子、化肥、农药第一时间运输到位,解决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市已提前落实水稻、春夏播玉米、大豆等种植面积共610余万亩。
因地施策 强化田间管理
连日来,在邳州市赵墩镇城河村谷物专业种植合作社小麦种植区,一架携带着抑制赤霉病药剂的大型植保无人机,在操作人员的遥控下,均匀地把药液喷洒在麦叶上。
4月中旬以来,我市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同时也进入了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城河村谷物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曹连春说,合作社今年种植了600多亩小麦,苗情非常好,但近期部分小麦出现蚜虫。对此情况,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高级农艺师蔡炼明第一时间赶来,深入麦田查看小麦长势,并指导曹连春使用高效低毒的药剂,借助高效植保无人机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机动弥雾机进行药物喷洒,让该合作社对今夏小麦丰产丰收有了足够信心。
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王玮介绍,入春以来,全市各地加强田间管理,小麦苗情由弱转强,普遍长势良好,但存在赤霉病流行趋势,病虫害防控形势严峻。为此,全市加大小麦赤霉病防控监测力度,制定防治技术意见。各地建立防治进度日报制度,大力推广高效、低用量、低风险农药产品和高效植保机械,精准施药、高效防治,因地施策、分类指导,扬花一块用药一块,实现亩亩防、块块防,力保“虫口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