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势头。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如何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怎样稳住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的增收好势头?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乡村产业稳步发展?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
1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多点散发的国内疫情,农业农村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邓小刚:今年以来,受疫情点状散发、国际市场波动等影响,夺取粮食丰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确实面临着更大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好势头,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底气。
一是全力以赴稳生产。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力度前所未有。经国务院同意,我们将粮食和大豆生产目标下达到各省份,指导各地抓好冬小麦促弱转壮,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协调打通农民返乡下田、农机上路作业、农资调剂调运的堵点卡点,保障了春耕春管顺利开展,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基础。同时,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产销衔接,拎稳居民的“菜篮子”。
二是多措并举提收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创业兴业。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务工人数达到2773万,实现全年稳岗就业目标的91.85%,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
三是扎实稳妥强建设。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呈现“好、增、快”三个特点。“好”就是夏粮生产形势好于预期,长势已与常年基本持平。“增”就是“菜篮子”产品平稳增产,供应有保障。“快”就是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特别是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1.3万亿斤底线任务怎么确保?农业农村部这样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