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3月21日电 打开手机,就能搞定蔬菜的施肥、杀虫、控温;通过手机,就能快速识别茶农个人信息,并关联到相关茶叶等级、价格和重量;利用手机,实现快速出票并完成数据上传,降低采收人员工作负荷的同时减轻茶农排队现象,提升劳动产出率;依托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成千上万亩蓝莓基地的生产、水肥一体化、物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和产品溯源的管理工作……
近年来,重庆市南川区围绕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和南川米、蓝莓“3+2”特色产业体系,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成效明显。
走进田间地头、种植基地,了解智慧农业给该区农业生产、管理、服务、流通等环节带来的新变化,探寻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潜力所在。
智慧农业露“尖尖角”
走进重庆嘉蓝悦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南川区大观镇龙川村的蓝莓产业园数据管理中心,一块蓝色大屏幕上,基地每块土地的水肥、灌溉、产品数据、产量、气候情况一览无余,工作人员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蓝莓的生长情况,开展后续管理。
“互联网时代,沿用过去‘生产+批发’的传统思路,蓝莓经济很难找到新的突破口。”公司副总经理王庆介绍。
3年时间,嘉蓝悦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迅速发展到拥有育苗、栽种、精深加工、冷链储存、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模式。公司与高校合作,成立蓝莓院士工作站,研发蓝莓果汁、果酱、果酒等休闲食品,联合哈工大研制蓝莓保健产品、医疗食品。如今,形成了全国首个蓝莓科技产业园。
同时,该区瑞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大观镇铁桥村发展的2000亩集田间种植、采摘体验、田园观光、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旅融合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初现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