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攸县:绿色农业进行时

   2022-03-09 株洲新闻网5900
导读

攸县是粮食大县和经济作物优势县,同时养殖业也很繁荣。随着环保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粪污处理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农产品成分检测标准越来越严。为了促进种养有效结合,推动农业长远发展,攸县推行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攸县是粮食大县和经济作物优势县,同时养殖业也很繁荣。随着环保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粪污处理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农产品成分检测标准越来越严。为了促进种养有效结合,推动农业长远发展,攸县推行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种养双方供需互补 催生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
在攸县新市镇的一家养猪场,每隔10分钟左右就有一辆吸粪车过来运载经蓄粪池发酵的沼液。这家养猪场养殖了一万多头猪,最多的时候日产生干粪和尿液高达108吨。
粪污收集处理还田服务组织负责人王刚平:“这样很污染空气,有气味。水肥渗透进土壤,也污染了饮用水。”
粪便发酵成堆肥需要20天的时间,对于集中养殖且日排量较高的养殖场来说,需要一个巨大的场地吞纳。通常养殖场选择承包给第三方污水处理公司,但要建设复杂且高标准的环保处理系统并非易事,因此环保处理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湖南奥生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彭亮说:“国家的环保要求是必须要达到无污染的排放标准,把重金属等物质全部要降解完,才能直接排放出去。以前环保问题是猪场最大最头痛的问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处理,而且每天的处理量也是有限的。”
种植户同样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严格的品质检测标准以及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胃口,让种植户也在不断探索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攸县淦桂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桂说:“以前的堆肥也是放到那里一堆,发酵后施到田里,可以改善成本,也可以降低镉含量。如果能够用堆肥,我们的稻谷成了绿色产品,健康又好吃。”
一边是养得起畜禽却排不起粪污的尴尬局面,另一边是对生态有机肥的旺盛需求。鉴于此,攸县农业农村局搭建了绿色种养循环平台,大力推广农业绿色种养循环。
攸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新桂:“攸县从2021年开始实施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我们现在通过遴选了8个服务组织,实施面积是10.35万亩 ,通过服务组织收集处理还田的途径,达到全县畜禽粪便利用率90%以上,化肥使用减少量达到25%以上。”
推进绿色种养循环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循环种养过程中使用的肥料是由畜禽粪污发酵而成的堆肥和沼液,与过去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的是,现代化的绿色种养引入了环保机构和集粪肥收集、处理及施用一体的服务组织,可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竞争水平。
在新市镇大同村种植大户杨桂的农田里,两台自动撒肥机正在施洒堆肥,这是耕种前播撒的第二轮肥料,去年冬天已经洒了一层沼液。为了确保农作物品质,有机肥的施洒都是由专门的粪污收集处理服务组织按标准完成。
粪污收集处理还田服务组织工作人员王刚平说:“按省里那个标准来的,撒沼液标准是一亩田1.2个立方,堆肥每亩田0.5吨。”
谭国良被入选为服务组织后,在网岭镇建了一个面积1100平方的堆肥收集处理站,单批次可生产堆肥1000立方。堆肥供应到网岭、酒埠江、皇图岭等多个乡镇。第三方环保机构对堆肥站的场地、堆肥制作、施洒的规范性以及堆肥成分进行监管。
粪污收集处理还田服务组织负责人谭国良说:“我是从外面拖进来粪便,通过这里20天的发酵,同时添加了复合生物菌,把臭气分解,将有害虫卵全部杀死,变成达到国家标准的有机肥。”
在启动绿色循环种养之前,杨桂每年要备82吨化肥。到了水稻出产季节,面对稻谷收购商的各种压价理由杨桂也没少磨嘴皮子。现在每亩田的化肥用量减少了25%,一年下来可以节约5、6万块钱成本,销售时底气也更足了。“我的农作物更环保了,水稻品质会提高,销售的时候我们收益也可以更高。”
攸县共有近300个规模养殖场,单干粪便一天便可排出676吨。有机肥一直以来受农作物、果木种植户的欢迎,自从绿色种养循环平台搭建以来,养殖业和种植业之间的纽带也连接起来了。
王刚平说:“我们过去的时候他们养殖场很高兴,环保问题解决了不会污染环境了,水肥也拖出来了,粪便也拖出来了。”
在攸县农业农村局的主导统筹下,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到目前,全县共有8家粪污收集处理还田服务组织,吸粪车24台,粪污专用运输车25台,固态粪肥施用机械22台,机械化施肥能力达到了每天3460亩。
王新桂说:“这个项目的作用主要一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第二个是提高土壤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第三个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第四是减少农业秸秆的焚烧。”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357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