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智慧农业建设项目

   2022-03-04 数说12362260
导读

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1年省级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转移支付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农财发[2021]18号)文件中包括的《2021年度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河北省财政厅关于省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

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1年省级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转移支付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农财发[2021]18号)文件中包括的《2021年度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河北省财政厅关于省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通知》(冀财农[2021]56号)文件及承德市《2021年度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精神,为做好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丰宁满族自治县2021年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智慧农业建设项目

一、项目建设背景概况

《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支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展节水灌溉、精准施肥、饲料 精准投放等精准化作业,培育100个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示范点”,“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通道”。《河北省智慧农业示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实施智慧农业示范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到2025年,打造形成100个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展示、创新、应用示范区。

二、项目任务目标

2021年年底前在县内建设一个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智慧农业示范点。结合丰宁优势产业特点,以及园区发展前景,经局班子研究决定在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谷子产业,形成示范点,开展数字田园试点创建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应用模式。以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为智慧农业示范点的实施主体,推动智能感知、分析、控制等技术和装备在大田种植领域集成应用,2021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项目实施主体概况

丰宁县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小米精品示范基地位于本县黄旗镇。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集谷子品种开发、种植、加工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市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市重点扶贫龙头企业,实现了生态有机种植,科学规范管理,精挑细选加工和质量可追溯的管理体系。

目前公司厂区占地24亩,拥有谷子加工生产线、藜麦加工生产线、原粮保鲜库、展览馆等8个功能区,功能区内部设置了品牌展示、农耕文化、杂粮品鉴、企业文化长廊等内容,可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向体验、休闲和观光农业发展,逐步向乡村振兴方向迈进。

园区有机种植面积1万亩,黄旗皇公司基地涉及五个村,种植规模5000亩,其中有机认证种植面积4134亩。基地成为全国有机农业(小米)示范基地。被北京有机产业联盟授予京津冀有机产业技术创新扶贫示范基地。

“黄旗皇”小米是经过中绿华夏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产品;在全国第十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是河北省名牌产品; 公司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黄旗小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基地是全国有机农业(小米)示范基地。产品在国内和省内地位居于领先水平。丰宁县委、县政府为抓好精品示范基地建设,先期整合东西部项目资金和黄旗有机小米园区建设资金,并出台有关小米园区建设政策,打造黄旗有机小米产业,引领全县有机农业的发展。种植基地秉承“种生态谷、产有机米、吃放心粮”的理念从事生产经营,黄旗皇小米营养价值远高于目前上市的同类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

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拥有太阳能智能杀虫灯,农田小气候采集传输设备等一定的物联网设施基础。

四、项目建设内容

在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园区内,配备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综合运用传感技术、近场通信技术以及无线远程通信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基于WEB的农业信息管理综合平台,主要包括为整个农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物联网管理、监控、病害虫情预警系统,支持手机、计算机等多种介质的智能终端软件;利用组合的环境监测设备和控制设备,对生产模式进行区域化管理,实现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集展示、监测、预警、控制、管理等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面向现代农业园主体提供物联网服务。

园区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内容为:物联网企业端管理软件,企业端溯源管理专家系统。配套硬件设备建设内容为:智能虫情测报灯、自动智能孢子捕捉仪、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墒情监测、太阳能供电系统、监控立杆、环境信息采集设备及设备安装调试与使用。

(一)企业物联网管理系统包含企业基本信息录入、生产管理过程记录、环境监测数据展示、预警提示及控制设备管理。

(二)企业端溯源管理专家系统全面记录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管理工作,包括种植、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等过程,为企业提供服务;提供专家视频连线、病虫害知识、标准规程、专家讲座等供种植户在线学习。

(三)物联网自动虫情信息采集设备主要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构建出一套害虫生态监测及预警系统。该系统集害虫诱捕和拍照、环境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于一体,实现了害虫的诱集、分类统计、实时报传、远程监测、虫害预警和防治指导的自动化、智能化。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便、设置灵活等特点。可以查看不同时间段采集的害虫图片和空气温湿度数据,对采集的害虫虫类、数量、大小、生长周期等进行自动识别,以图表和折线图的形式展现给管理者。通过对虫害与、气象环境参数的地整合以及虫体种类、数量报表合并展示,直观的进行分析虫体的发生规律,方便用户结合害虫的发生情况,更加准确的对虫害的发生进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警。

(三)视频图像采集系统作为数据信息的有效补充,基于网络技术和视频信号传输技术,对农作物内部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全天候视频监控。该系统由网络型视频服务器、高分辨率摄像头组成,网络型视频服务器主要用以提供视频信号的转换和传输,并实现远程的网络视频服务。在已有Internet上,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根据用户权限进行远程的图像访问、实现多点、在线、便捷的监测方式。可以实时查看种植区域内农作物长势。

(四)墒情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是针对土壤水分含量进行监测,通过墒情传感器测量土壤的体积含水量(VWC)。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该系统可以扩展配置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土壤氮磷钾含量等传感器。监测数据统一由自动监测站发送到网络数据平台,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存储,通过图表格式直观展现给用户。平台可以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类型设定不同的预警阈值,当实测数据低于预警阈值后,平台会及时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35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