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农业农村部:强化监管,防止非法转基因种子下地

   2022-02-28 青瞳视角2320
导读

农业农村部网站28日发布《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到,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监管,加强对种子生产基地及疑似种子生产田的排查力度,在种子下地前和苗期及时开展检测,查早查小,防止非法转基

 

 

农业农村部网站28日发布《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到,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监管,加强对种子生产基地及疑似种子生产田的排查力度,在种子下地前和苗期及时开展检测,查早查小,防止非法转基因种子下地。

重点任务上,《方案》明确了六点:加强研究试验监管。报批前核查与报批后检查相结合,严查中间试验是否依法报告,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是否依法批准,基因编辑等新育种技术研究、中外合作研究试验是否依法开展,各项监督措施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同时,对涉农科研育种单位试验基地开展抽样检测,严防非法试验。

严格南繁基地监管。开展分类监管,对问题较多的南繁基地,加大抽检密度和频次,对管理规范的南繁基地,可减少检查频次。严查私自开展试验和育繁种行为,坚决铲除违规试验和育繁种材料。提高省际间协查联动监管水平,海南省应及时将南繁基地所属育种单位违规情况通报其属地省份并抄报我部,属地省份应对育种单位从严监管,对违规行为责令整改。

严格品种审定管理。完善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等品种管理,畅通产业化应用通道。严防转基因品种冒充非转基因品种进行审定,对未获得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一律不得进行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申请单位应确保品种不含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成分,品种试验组织单位应进行转基因检测,发现含有未经批准转基因成分的,立即终止试验并严肃处理。

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监管。加强对种子生产基地及疑似种子生产田的排查力度,在种子下地前和苗期及时开展检测,查早查小,防止非法转基因种子下地。加大种子加工和经营环节的转基因成分抽检力度,依法严惩非法加工经营行为,防止非法转基因种子流入市场。

严格进口加工监管。强化对境外贸易商、境内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三位一体”审查,加强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流向监管。严查装卸、储存、运输、加工过程中安全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全面核查产品采购、加工、销售、管理等档案记录,严禁改变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途,确保全部用于原料加工。

做好种植区域跟踪监测。安排技术人员跟踪监测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域的病虫害消长、种群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有害生物抗性动态,研究提出应对措施,严防目标害虫转移对其他作物造成危害,防范次要害虫上升危害。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34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