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现代农业新蓝海——精致农业 为乡村振兴添亮色

   2022-02-15 中农富通长三角规划所8830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一直呈减少趋势,农业人口占比也持续降低,而我国总人口数量众多,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长期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在这样的农业发展环境下,“精致农业”的推行即使不是唯一方式,也可称得

近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一直呈减少趋势,农业人口占比也持续降低,而我国总人口数量众多,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长期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在这样的农业发展环境下,“精致农业”的推行即使不是唯一方式,也可称得上是迫在眉睫;另外,我国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旅游态势愈加良好,发展精致农业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精致农业的发展,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文件中指出,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大力支持小农户发展精致农业和特色产业,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近年来,各省陆续出台关于发展精致农业的规程或建议,如2019年安徽政协黄山市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精致农业的建议》,2021年武汉实施“十大工程”发展精致农业,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开始研究中国台湾及日本精致农业的发展案例,并总结经验,精致农业发展的步伐得到逐步加快。

现代化这个词汇贯穿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努力,而农业 这个基础产业也在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且农业专家指出,农业要实现优质、高效,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精致农业”是关键。何为精致农业?来看一个场景:这是一家牧场,这里养的牛不仅要听音乐、吃鸡蛋、睡“软床”、喝温热的纯净水,还要天天做玫瑰精油按摩……与一般的牛相比,真可谓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在如此的环境中,牛的肉质会更好。

如此精致地发展农业,不禁令人为之感叹。说起精致农业,其最早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是时任“台湾省主席”的邱创焕提出的,当初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力出现下降、农村出现萧条、农地出现废耕等问题,且1985年以后,台湾开始设立精致农业计划项目,对发展技术密集型的设施农业、促进农业产品高级化、辅导农产品加工、开发新产品、发展观光农业等进行投资支持,台湾精致农业日渐发展起来。同样,不可避免的大陆地区耕地减少、新生代农民断层、农业环境破坏与污染等问题也日渐突出,急需改变农业粗放的发展模式,让农业“精致”起来。


在国家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的背景下,农业学者致力于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细节化研究,力求精致化,可见我国农业正大步迈向“精致”,精致农业的概念也日渐清晰起来,所谓 精致农业 ,是相对传统粗放型农业而言的,即以追求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的高级化为发展目标; 事实上,精致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体系,它是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和科技进步,以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以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抓手,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全过程。 在人们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重视食品安全的背景下,精致农业无疑是一种值得探索和推广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而现代农业发展是实现乡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可以说,精致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新蓝海,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抹重彩,亦为乡村振兴添亮色。

01
什么催生了精致农业?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而精致农业也是伴随土地资源短缺、供给侧矛盾突出、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紧迫等问题的出现而诞生的。

一是土地资源短缺;

二是供给侧结构矛盾突出;

三是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

四是消费市场催化作用;

……

02
精致农业“精”在哪?

精致农业是农业发展理念和思路的升级,而精致农业的“精”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是凭“智慧”托起的“精致”,它的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它的核心是高标准化和高质量,它的特点是“精”和“特”,它的最终目标是高竞争力、高价格和高收益。

一是“精”在农业结构精准化;

二是“精”在农业结构精准化;

三是“精”在产品品质高级化;

四是“精”在经营方式组织化;

五是“精”在农业生态景观化;

六是“精”在现代农业创意化;

七是“精”在产业融合化。

总之,精致农业“精”在农业结构精准化、生产技术精细化、产品品质高级化、经营方式组织化、农业生态景观化、现代农业创意化、产业融合化等,还“精”在用肥用药、“精”在专业化分工、“精”在机械化操作等,还表现在:在生产方式上,要求精耕细作,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在生产形态上,要求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各环节实行标准化。总之,精致农业的精致化过程,是农业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提升农业经营素质和效益的过程,它的精致体现在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精致农业的“领头军”

首屈一指之宝岛台湾

像“绣花”一样的精致农业之日本

百家争鸣之大陆数省

03
如何发展我国精致农业

我国精致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参差不齐,差异化明显,并未形成标准化的模式,仍需因地制宜地探索特色发展路径。总体上,发展精致农业要从上层做起,深化政策体制改革,培育精致农业所需人才,还要用科学技术武装、用创意包装、用生态理念雕琢等,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全面“精致”。

一是要深化政策体制改革;

二是要强化科技支撑;

三是要注重培养一代新人;

四是要协调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要注重产品溢价;

六是要用生态理念雕琢。

总之,精致农业不是单方面的,是农业、科技、创意等要素的高度融合,精致农业之所以“精致”就是涉及到关于农业的方方面面及其衍生产业,如创意的加持、品牌的创建及维护、物联网的运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渠道众多的销售网络等,每一点做到了“精致”,才能形成精致的产业链闭环,形成强大的“精致农业”。


精致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现代农业的蓝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经,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而精致农业需要通过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来实现;因此,未来发展精致农业需要:

其一,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遵循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分散向集中转变、外延发展转向内涵提升的原则,通过市场带动、科技驱动、产业促动,拓展农业的深度和广度,着力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业产业,持续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其二,要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其三,要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走精品、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点石成金的作用,着力推动精致农业发展。

其四,要立足本地优势特色,着力提升畜牧业档次,扩大畜牧业规模,加快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畜牧业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安全化和特色化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精致农业的转变。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342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