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七批41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其中,广东20家企业上榜。
据介绍,新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特点:
综合实力强,2020年平均总资产规模9.26亿元,平均固定资产规模2.33亿元,平均销售收入(不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交易额)9.22亿元,平均资产报酬率9.94%。
产业门类广,企业多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和新产业新业态,涵盖粮油、畜禽、果菜茶、水产、种业、中药材、乳品和小众特色等多种门类,且大多注重农业全产业链打造。
科技创新力强,有80.6%的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65.5%的企业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83.3%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HACCP等质量认证,58.6%的企业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或地理标志等认证。
带动能力强,通过与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把利益分配重点向农户倾斜。2020年平均辐射带动农户2.3万多户,全年采购初级农产品1680亿元。带动就业33.2万人,其中农民20.3万人,通过就业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52万元。
目前,广东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3家(含第七批),30家位于粤东西北12座城市。其中,粤东西北12座城市中累计数量最多的为湛江,汕头紧随其后。潮州、茂名、河源分别为3家,阳江、梅州为2家,梅州、汕尾、韶关、云浮、揭阳分别为1家。
有趣的是,湛江8家龙头农业企业,“甜蜜产业”糖业占据半壁江山。值得一提的是,河源连续三年都有重点龙头企业上榜,颇有追赶之势。相比湛江数量之多,云浮的温氏则一枝独秀,其市值为名单中企业之最。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应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