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校办企业,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清华系,其清控系列、紫光系列、启迪系列等企业平台通过参股控股形成了覆盖几十家上市公司、几千家成员企业的庞大产业布局,不仅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也提升了院校在产业中的影响力。
作为校办企业,一般认为有4大功能:1.明晰院校和企业的职能,教学和经营分开,理顺资产管理体系;2.进行科研转化和技术、产品推广;3.建立院校投资平台,吸收社会资本发展;4.促进创新创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法规的完善,校办企业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比如教育部就在2017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以期进一步实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的发展”的任务。
那么,在此背景下,农业类的校办企业做得怎么样呢?35斗选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这5所农业类高校,通过分析其“校办企业”的情况,探讨中国农业类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
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中国农业大学关联企业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关联企业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关联企业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联企业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关联企业分析
总结与展望
一、中国农业大学关联企业情况梳理
图:中国农业大学关联企业情况梳理
		
	
数据来源:35斗整理
从规模上看,中国农大旗下有2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值得关注: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和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中国农大占股49%。根据官网介绍,公司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是致力于大田玉米、鲜食玉米、小麦、转基因棉花育种研究并集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3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员工人数占三分之一。公司在玉米新品种选育与开发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近年来先后育成并通过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9个,鲜食玉米品种8个。公司在棉花生物技术领域也小有成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棉花抗黄萎病基因(已获得专利和授权)和抗旱基因(已获专利国内授权)、棉花免去雄杂交制种等核心技术。公司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级及市级科研项目7项,登记科技成果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天津市科技奖励进步三等奖1项。
2.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乾元浩由中牧股份、中海动物保健、保山疫苗厂、乐道兴投资、中国农业大学五家股东联合发起设立,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在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28亿元。
作为一家致力于禽类传染病防治的高新技术企业,乾元浩的主营业务为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多品种的禽用疫苗及少量畜用疫苗。
该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根据招股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1-3月,乾元浩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17亿元、4.89亿元、5.61亿元和1.3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98%以上,主营业务突出。得益于此,乾元浩的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15.44%。
二、南京农业大学关联企业情况梳理
图:南京农业大学关联企业情况梳理
		
	
数据来源:35斗整理
南京农业大学关联企业数量较少,其中注册资本最高的公司是中农智慧(江苏)农产品市场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到了1个亿,南方粳稻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大绿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农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这几家公司的注册资本也超过了4000万。
中农智慧(江苏)农产品市场发展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中农智慧控股有限公司(占股51%),后者是中宣部中国政研会指导下我国流通行业领域重要的综合性投资企业,公司重点工作任务是投资开发运营涉农现代化智慧流通平台,主要以国家农产品智慧交易平台、仓储冷链物流园、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三产融合农旅小镇、智慧农业综合体、涉农电子商务产业园、农业科技研发、涉农物联网及大数据中心、区块链农业应用建设等项目为主。
这里我们重点解析南方粳稻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和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南方粳稻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注册资本5000万,隆平高科占股51%,南京农大占股49%,属于校企合作企业,经营范围包含:粳稻优质资源筛选、基因挖掘、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新品种栽培技术、繁殖技术、育种技术与方法的研发及相关成果转让与许可、咨询与培训(不含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证书类培训)服务。
2.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注册资本6500万元,由自然人股东周成、徐雅芬、周宇等与江苏南京农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周成是大股东,合计46.4%,南京农业大学占股20%。
公司主要业务领域是猪用和禽用疫苗,主要产品包括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SH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R98株)、鸡新城疫活疫苗(N79株)、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等。
根据官网介绍,公司建有通过国家农业部GMP验收的活疫苗、灭活疫苗两个生产车间8条生产线,拥有家畜、家禽两大系列共23个产品,具备年产活疫苗100亿羽(头)份、灭活疫苗5亿ml的生产能力。在职员工257名,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总人数72%,其中农业部兽药典委员会委员2名,博士后1名、博士5名,从事新品研发的科技人员26名,硕士17名,高级职称人员6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