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者戴着VR眼镜进行沉浸式体验。
		冬交会上展示全省农业精品。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袁琛 摄
		市民选购山兰稻。
		观众用手机扫码查看甜水椰子溯源。
		网络主播在现场直播。
■ 本报记者 苏庆明
12月19日,为期4天的2021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
“满园春色关不住”。今年的冬交会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首届冬交会,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持续促进海南农业与全国各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见证了海南农业发展新成果,展现了乡村振兴新气象、新趋势。
新产品展现新气象
加速水稻育制种进程的GAT技术、文昌鸡与基因芯片的育种“搭配”、南美白对虾等水产新品种……在冬交会现代种业与数字农业展区,一项项出自海南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农业“黑科技”“新物种”令人眼花缭乱。
近年来,海南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锻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品牌。尤其在种业领域,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利用和对外开放。本届冬交会首次设置现代种业与数字农业展区,展现相关领域创新成果,其中不少已逐步应用推广。
以创新产品做强特色农业,是海南各市县农业发展新思路。在乐东展馆,该县带来的燕窝火龙果、澳洲龙虾和玫瑰释迦等新奇特农产品备受消费者关注。
“这是在乐东试种试养成功的,市场供不应求。”乐东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乐东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培育新奇特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冬交会海南水产品展区,以罗非鱼调味制作的海南鲷烤鱼、松鼠鲷鱼、清蒸鲷鱼,浓香四溢,吸引大量人群。
“为提升罗非鱼品牌,我省相关部门推进实施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支持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海南鲷’标准认证体系;同时,在过去冻鱼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推出不同风味的速食调味鱼,适应国内消费者口味。” 海南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工作人员介绍。
无籽蜜柚、火山荔枝、桥头地瓜……冬交会期间,来自全省各个市县的精品农业品牌汇聚一堂,在全国客商面前尽展风采。近几年,以标准、规模、品种、质量塑造农业品牌,深入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已成为我省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的共识。
交流合作“礼包”多
“我们第一次参加专业参展商的洽谈活动。冬交会为我们争取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海南慧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於说,公司旗下慧牛牛肉品牌在海南业界已有名气,正在产业链延伸上寻求更多合作。
冬交会是农产品展示和交易的大舞台。本届展会汇聚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各省百强企业参展,吸引15.4万人次进馆,交易额达13亿多元。
我省各市县纷纷“搭台”开展推介活动,收获订单“大礼包”。海口农业品牌招商推介活动,吸引全国各地300余名客商参会,38家企业签约3.35亿元订单。澄迈桥头地瓜核心产区专场推介会上,县桥头地瓜产销协会收获意向订单0.8亿元。琼海市现场签约3个招商项目,总金额达7亿元……
“海南牌”产品广受青睐。在冬交会“海南鲷”展馆,海南鲷等一批出口转内销优质水产品集体亮相,人气旺盛。
省商务厅组织省内出口转内销优质水产企业,以“海南自贸港出口转内销优质水产品推广”为主题参会,邀请来自江苏、广东、湖南、海南等地的近70位专业采购商和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品鉴,买家现场对接水产企业进行洽谈沟通,并进行意向签约。
冬交会也是国内、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的大舞台。2021年冬交会首届农商互联云上对接会上,来自意大利、瑞典、印度、英国、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等超20个国家的涉农企业纷纷参与,来自山东等20多个省份的41家客商进行了多轮云端对话,共拓农业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