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长丰县陶楼镇:智慧农业,为农业生产插上翅膀

   2021-12-17 200
导读

利用摄像头实时监控作业情况,画面同步传回后台;通过感应器,获取作物生长的温湿度、光照度、降水量等信息;通过水肥一体化,自动输送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及水分……走进陶楼镇鑫斌家庭农场,7800亩大的农场罕见人影,

 

利用摄像头实时监控作业情况,画面同步传回后台;通过感应器,获取作物生长的温湿度、光照度、降水量等信息;通过水肥一体化,自动输送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及水分……走进陶楼镇鑫斌家庭农场,7800亩大的农场罕见人影,取而代之的是高清摄像头、智能灌溉喷口、远程显示控制屏等设备及无人机、收割机、拖拉机等机器。

“我们是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等替代人工,希望打造出一个‘无人农场’。”谈及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变,陶楼镇鑫斌农场主罗发新很是兴奋,他当即拿出手机,现场演示如何利用手机端查看作物田间生长情况,并发布农事操作任务,及时调整灌溉。

据悉,地址位于陶楼镇陈祠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种植小麦、水稻、油菜共6000余亩,萝卜、山芋、紫苏1000余亩,其中,稻虾养殖1000余亩。该示范点为智能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全县示范点项目,项目总投入116万元,包含智慧农业监控总平台、远程LED显示控制系统、数据显示屏、摄像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智能灌溉可覆盖800余亩土地。

智慧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产物,有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那好处可就太多咯,用人少了,成本降低了,效益增加了,产品质量更好了。”谈及智慧农业带来的变化,罗发新这样告诉笔者。一方面,种管收全过程少人化,有助于节约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农业系统为农作物管护提供数据支持,能科学指导调控农作物生长环境,使其更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与此同时,全程机械化也能提高生产、作业效率,促进增收止损的效果。据估算,该农场每亩地成本可降低200余元,收入提升300余元,一年收入增加二十多万。

“智慧农业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把利器。”陶楼镇农业分管领导代本余表示,“我们将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人才支持等措施,不断提升我镇农业的机械化、智慧化水平,让更多农民富起来。”

image.png

据悉,该农场还专门请设计公司设计出景观稻田,来年春天,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一步,该农场将着重打造休闲观光农业,路边的向日葵、成片的油菜花及多种采摘类蔬果,让城里游客不仅吃的好、看的好,也能玩得好。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310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