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媒体报道,近日记者和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同进入保护区进行调查,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发现了一堆五颜六色的瓶子,大约有上百个,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这些瓶子都是废弃的农药瓶。
继续在核心区里走了一公里左右,又发现了一处堆成小山似的农药瓶,大约有上千个空瓶,景象令人触目惊心。一位农民表示,这些药都是包地种地的人打的,有井的地方都是这样。在随后的几天里,记者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发现了多处废弃农药瓶堆。
保护区的核心区里种植着连片的玉米、绿豆,长势旺盛,长长的田垄一眼望不到头。据图牧吉保护区管理局介绍,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竟然有24.2万亩农用地。这些耕地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一个农民可以耕种上千亩耕地,每季都得需要一大堆农药。
大量带有农药的种子会致珍稀鸟类中毒
在如此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大量使用农药,对属于危险废弃物的农药瓶也不做处理,大量、常年的堆积,这会对保护区内珍稀的鸟类产生什么影响呢?
据专家介绍,种子包衣剂由多种农药品种组成,用它包裹后的种子可以起到防治苗期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带有包衣剂的种子在播种的时候,并不能完全覆盖在土下,大约会有1%到2%,部分地区甚至有6%至10%会裸露在外面,鸟类和其他动物吃了就会中毒。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志华说,据研究表明,一只体重一百克以下的小鸟,即使是摄食一粒含有呋喃丹的种子包衣剂就会导致死亡。另外长期低剂量接触农药后,鸟类也会产生一些慢性和亚慢性中毒的症状。比如蛋壳变薄,产蛋率下降,孵化率下降,幼苗成活率下降等等……
“有机”,自我救赎式的出路
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是全方位的:
一是水体污染。
农药与水体环境接触的机会最多。稀释时农药的撒漏、量具的清洗、农药包装的随意丢弃以及喷洒后器械的清洗都将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喷洒的农药还将随雨水或农田灌溉进入河流、湖泊,污染地表水,部分还将渗透进入地下水。
二是土壤污染。
某些农药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长期积累后将富集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例如,尽管我国在1983年就对有机氯农药实行禁用,30多年过去了,土壤中仍然检测到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