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过渡时期永嘉县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新式工具

   2021-11-08 故衣小谈历史210
导读

在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实施永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中共永嘉县委逐步把经济建设摆到整个工作的首要地位,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之中。在领导和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以制订和执行年度计

 

在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实施永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中共永嘉县委逐步把经济建设摆到整个工作的首要地位,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之中。在领导和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以制订和执行年度计划为重点,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培养训练技术人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953年4月,永嘉县召开首届水稻栽培技术代表会议,学习以“小株密植”为主的水稻栽培技术。嗣后,为了总结生产经验、推广先进技术,永嘉县成立农业技术指导站,县长谢用佐兼任站长。同年12月,又召开水稻、玉米、番薯栽培技术总结会议,为推广农业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图片
从1954年开始,县委在水稻种植中推行“三改”,即改籼稻为粳稻、改单季为双季、改间作为连作。1955年,全县双季稻良种栽培面积由1954年的14,953亩,增加到57,643亩,共增产粮食86.76万公斤。1956年,县委抓紧扩大连作稻、双季稻三熟制为主要内容的耕作制度改良。这一年,全县山区、半山区推广了14多万亩单季稻改双季稻;平原地区种植了16.5万亩连作稻,占双季稻总面积的52%,基本普及连作水稻种植。
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推广农业技术的呼声进一步高涨。1954年3月,第一次举办双季稻栽培技术训练班,培训技术人员230人,其中农业生产合作社代表8人、互助组代表181人、单干代表41人。1955年4月,先后在永强、梧埏、三溪、罗浮、永临5个区建立第一批农业技术推广站,并开办农业技术训练班,总结水稻与杂粮增产经验,推广连作稻、“小株密植”等先进技术,共培训2706人。此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推广良种、改良耕作制度、防治虫害、扩大绿肥面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随着连作稻面积的逐年扩大,农民在收入大大增加的同时,劳力紧张和不足现象也普遍发生。为了解决农民劳力困难,争取晚稻早插,做到夏收夏种,1954年6月,县委召开以推广打稻机为主的第一次农具代表会议。会议提高了农民对推广新式农具的认识,明确了使用新式农具的前途与优越性,带动了新式农机具的大力推广。1955年,全县增加双轮双铧犁68台、打稻机235台、抽水机3台、玉米脱粒机30台、番薯刨丝机4台。1956年,全县推广抽水机105台、双铧犁1242台、打稻机1722台、玉米脱粒机10台、番薯刨丝机46台、茶叶换验机14台、喷雾器666台、喷粉器369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72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