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農業農村部黨組關於十九屆中央第六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
2021年10月25日09:1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20年10月11日至12月20日,中央第九巡視組對農業農村部黨組開展了常規巡視。2021年2月4日,中央巡視組向農業農村部黨組反饋了巡視意見。按照巡視工作有關要求,現將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從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堅決落實巡視整改任務
農業農村部黨組堅決扛起巡視整改政治責任,把抓好巡視整改作為檢驗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成效、提升履職能力水平的重要標尺,扎實推進巡視整改任務落地見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工作重要論述,切實增強巡視整改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部黨組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工作重要論述作為巡視整改工作的根本遵循,第一時間傳達學習,深刻領會精神實質。部黨組認識到,中央巡視是政治巡視,是對部黨組履行政治責任和職責使命的全面政治體檢,巡視整改必須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政治上抓、從政治上改,切實發揮政治巡視作用,體現政治整改效果。2月4日,中央第九巡視組反饋巡視意見后,部黨組立即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中央第六輪巡視情況綜合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領會中央巡視整改工作要求,迅速研究部署整改工作。2月8日,部黨組召開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將巡視發現的問題納入部黨組對照檢查材料和部黨組成員個人發言提綱,一並進行認真查擺,深入剖析根源,主動認領責任,明確整改方向。2月9日,部黨組專門印發通知,對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做好巡視整改工作作出部署。2月26日,部黨組會議專題傳達學習國務院領導同志聽取巡視整改情況后的有關要求,切實把巡視整改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增強全面改、徹底改的自覺性堅定性。9月30日,部黨組召開會議傳達中央紀委對部黨組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審核評估意見,研究落實進一步深化巡視整改。
(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全面加強巡視整改的組織領導和統籌部署。部黨組堅決扛起巡視整改主體責任,成立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部黨組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對整改負首責、負總責,其他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按照分工承擔分管領域的整改責任,全面加強整改工作領導。堅持刀刃向內、舉一反三,逐條逐項對照巡視反饋意見,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將巡視反饋意見指出的問題和意見建議梳理為4個方面50項整改任務,提出186條具體整改措施,每項整改任務都明確一位部領導為責任人,具體工作明確牽頭司局單位、時限要求,明晰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建立工作台賬,確保“全覆蓋、無遺漏、可檢驗”。同步研究制定選人用人和內部巡視工作專項檢查整改方案,與中央巡視整改任務一同推進、同步落實。在制定整改方案、推進整改落實過程中,主動接受駐部紀檢監察組監督,充分征求意見,及時開展會商。同時,部黨組加強對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巡視整改工作的指導督促,確保高質量推進各項整改工作。
(三)層層壓實責任,堅持上下聯動,全面推動整改任務落實落細。部黨組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巡視整改擺在突出位置,牢牢抓在手上。巡視反饋以來,部黨組書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堅持以上率下,先后12次主持召開黨組會、常務會、專題會研究部署巡視整改工作,直接推動重點整改任務落實,在部黨組會及農業農村部干部大會、2021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傳達學習“兩會”精神干部大會等會議上逢會必講,對巡視整改既全面部署又具體督導。分管部領導主動入位,帶隊開展專題調研,研究細化整改措施,分別專門召開牽頭負責整改任務落實情況調度會,聽取整改進展匯報,對分管單位巡視整改方案和整改進展情況報告嚴格審核把關。駐部紀檢監察組“點對點”跟進監督部黨組巡視整改推進情況,督促部黨組全面履行主體責任,同題共答、同向用力,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整改工作落實。19個牽頭司局單位分別制定專項整改方案,積極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堅持舉一反三,所有司局單位均對照巡視反饋意見,全面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本單位整改方案。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於3月3日、3月19日召開牽頭司局單位和部屬單位巡視整改工作專題會,持續傳導壓力、壓實責任,緊盯整改任務落實到位。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工作專班,全面加強統籌協調、督查督辦。
(四)堅持動真碰硬,勇於自我革命,推動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部黨組堅持思想整改與行動整改相統一,對症下藥與舉一反三相統一,“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統一,高標准嚴要求,真改實改,推動三農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看三農、抓三農,緊緊圍繞國之大者抓主抓重,緊緊圍繞中央部署落細落小,聚焦巡視整改任務,從項目、平台、機制等方面入手,制定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工作舉措,確保整改有抓手、推進有行動、落實有硬招。在整改工作中既堅持問題導向,又堅持結果導向,堅決防止淺嘗輒止傾向,避免發生文件印發了就代表做了、做了就代表做好了等問題,堅持往深裡走、往實處抓,持之以恆抓好已印發文件措施落實落地,持續推動貫徹落實到位,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堅持舉一反三,既抓具體問題整改,也抓查漏補缺、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工作長效機制,並與謀劃“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緊密結合,防止新階段農業農村改革發展中再出現類似問題。對一些三農領域老大難問題,下決心碰,下功夫改,深入調查研究,主動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努力找到新辦法,堅決啃下硬骨頭,深化拓展巡視整改工作成效。
二、堅持高標准嚴要求,逐條逐項抓好整改任務落實
農業農村部黨組盯住4個方面、50項任務、186條措施,持續發力,深入研究,堅決整改。截至目前,186條整改措施中,已完成67條,年底前將完成17條,其余102條需要持續推進的,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通過整改,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理論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對三農工作本身就有很強政治性政策性的認識進一步深化,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加有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更加深入,領導班子、干部人才隊伍和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各項任務扎實推進。
(一)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履行職責使命能力
1.針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不夠深入方面問題的整改情況
一是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及時傳達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制定並落實部黨組2021年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發揮表率作用。組織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專題輪訓班,對司局級干部和部機關處級以上干部進行全覆蓋培訓。制定印發《部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宣講報告會,教育引導干部用大歷史觀看待三農問題,從黨的歷史裡尋找智慧、汲取營養。制定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工作方案,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大學習活動,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三農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政策性的理解和認識。
二是切實加強督查督辦。堅持督辦提速和落實提質相結合,制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督查辦法》,健全完善貫徹落實長效機制,明確部黨組會每季度審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落實情況,做到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督查督辦全覆蓋、無遺漏。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2021年農業農村10項重點工作30項重點任務,逐項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責任人、時間表和路線圖,強化三農重點工作督查落實。按季度通報各司局貫徹落實情況,激勵先進、督促后進。
針對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有關問題。堅持好字當頭、質量優先、分類施策、注重實效,堅持為農民而建,科學穩步高質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一是組織全面開展農村戶廁問題摸排,4月7日、4月22日,部領導兩次召開視頻會專門部署推進有關工作,督促各省邊排查邊整改,並對部分重點省份進行抽查。二是系統謀劃“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修改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研究制定“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專項指導意見,會同財政部研究完善扶持政策。三是加快農村改廁相關標准制修訂,常態化開展現場技術指導和線上技術咨詢,嚴把農村改廁質量關,強化宣傳引導,推動改廁建設標准化、管理規范化。四是健全廁所革命工作機制,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主要尊重農戶主體地位,發揮基層組織作用,引導農民參與建設。五是將農村廁所革命納入有關督查檢查范圍,發揮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作用,採取“四不兩直”等方式深入農村一線,了解實情、發現問題、督促整改,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落實。
針對長江禁漁工作有關問題。確定“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強基礎、頂得住﹔十年練內功、穩得住”總體思路,加強工作協調,強化督促檢查,扎實抓好長江禁漁工作。一是立足當前、急在治標,印發長江禁漁執法行動方案,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央視投映公益廣告等方式,全面開展長江禁漁宣傳,與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部署開展長江禁捕系列專項執法行動,確保第一年開好局。二是著眼長遠、補足短板,制定《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2021-2025年)》,建立完善禁捕水域網格化管理體系和問題通報約談制度,全面開展禁捕退捕工作考核,壓實沿江各地政府主體責任及有關部門監管責任,著力提升漁政執法監管能力,著力提升退捕漁民的社會保障和就業安置水平,確保頭三年頂得住。三是標本兼治、苦練內功,做好《長江保護法》宣傳貫徹實施和配套規章制度修訂,會同國家發改委、公安部、財政部等5部委印發《關於完善長江流域禁捕執法長效管理機制的意見》,進一步加強長江口等跨省交界水域禁捕管理,推進實施“亮江工程”,確保“十年禁漁”穩得住。
2.針對履行職責不夠充分方面問題的整改情況
一是積極發揮中央農辦統籌協調作用。深刻認識中央農辦設在農業農村部是加強黨對三農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重大舉措,健全完善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相關制度,提高議事協調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強化政策指導和協調。理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與國家鄉村振興局工作銜接機制,強化對三農工作統籌協調、牽頭抓總作用。3月30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召開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座談會,研究加強統籌謀劃,推動各級扶貧工作機構職能有效調整到位,形成工作合力。完善中央農辦統籌協調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工作機制。
二是加大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力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印發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有關政策措施分工方案,進一步壓實壓緊各地各有關部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責任。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加快發展富民鄉村產業,與自然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於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通知》。目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達到200個,農業產業強鎮達到1109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達到100個。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提出農村工作干部培養鍛煉、鄉村人才培養、各類人才定期服務鄉村等一系列制度安排,每年培育高素質農民100萬名。會同有關部門編制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統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8%,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組織全面開展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指導督促各地抓好整改,提升農村改廁質量。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努力整治紅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倡導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建立全國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新創建一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總結推廣第二批、第三批共72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積極推動加大財政支農、金融支農、土地出讓收益投入農業農村比例等方面支持力度,2021年財政支農資金規模較2020年增加150億元。
三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內涵和外延研究,高質量編制“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配套編制《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1-2035年)》等行業規劃14個、《全國高標准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等建設規劃16個。啟動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召開全國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視頻會,印發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設立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數據匯聚治理和分析決策、遙感應用研究等平台建設,完善農產品市場監測體系,優化農業統計調查方法,提高經濟運行分析與監測預警能力。部領導帶隊開展農產品冷鏈物流重點領域專題調研,編制《“十四五”全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規劃》,全面推進2021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擴大中央財政補貼范圍,擇優選擇121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支撐能力建設,從源頭加快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先一公裡”問題。
四是優化完善重點領域政策供給。強化鄉村振興法制保障,配合全國人大出台《鄉村振興促進法》,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專題調研和重大問題研究,起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健全農業綠色發展政策,會同國家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制定優化新一輪漁業發展補助、綠色種養農業循環試點、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獎補和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等政策項目,強化農業補貼政策的綠色生態導向作用。印發《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開展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專題調研,為編制《“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夯實基礎。
3.針對推動農業農村改革力度不夠大方面問題的整改情況
一是推動完善農業農村改革協調機制。研究部署完善農村改革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定期調度以及農村改革試點成功經驗推廣機制等事宜,進一步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研究起草《農業農村部深化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議事規則》和《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規則》,修訂《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運行管理辦法》,統籌謀劃、協調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各項工作。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証工作基本完成,把15億畝承包地確權給2億農戶。組織16個省20個縣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在104個縣和3個地級市啟動實施新一輪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近90萬個村組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鞏固中央直屬墾區社會化改革成果,在2020年底實現既定改革目標的基礎上,協調財政部完成黑龍江農墾辦社會職能改革中央財政經費預算劃轉,及時跟蹤了解改革舉措落實情況,切實保障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行穩致遠。
二是加快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召開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巡視整改專題視頻會議,組織開展執法改革自查和省內交叉互評,構建督促指導、跟蹤落實、約談提醒、對賬銷號工作機制,壓實地方整改責任。完善改革配套制度,制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履職管理規定》,修訂《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全面啟動農業行政執法大練兵活動,部署開展2021年度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創建活動,宣傳交流地方典型經驗做法,提升執法隊伍能力素質。截至目前,31個省(區、市)全部明確了省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99%的地市、99.6%的縣(市、區)成立了市級、縣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在農資打假、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江禁捕等重點執法領域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三是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鞏固和拓展機構改革成果,全面梳理機構改革以來部機關各司局職責履行和職能交叉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優化有關司局職能配置,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培育職責調整到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一個司負責。適應種業創新、油料生產、科技條件保障等工作需要,優化設置相關司局內設機構。組織開展部屬事業單位改革課題研究,做好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和優化調整結構布局的研究儲備。結合部屬事業單位內設機構調整,增加農村領域工作力量,推動構建功能定位科學、結構布局合理、作用協同發揮的事業單位工作體系。
4.針對防范化解風險有短板方面問題的整改情況
一是堅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構建“輔之以義、輔之以利”機制,劃定並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推進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開展全國耕地種糧情況監測評價,建立耕地“非糧化”情況通報機制,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開展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專題研究,推進健全完善穩定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全力抓好2021年糧食生產,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達糧食生產目標,召開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和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開展糧食穩產增產“五大行動”,強化病虫害預報和防控技術指導。會同財政部印發文件,出台支持糧食生產的一攬子政策,推動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實施並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切實提升補貼的精准性、指向性,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進一步調動地方政府抓糧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二是堅決抓好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按照“一年開好頭、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實現重大突破”的總體安排,全力以赴推進種業振興,堅決打好種業翻身仗。印發《關於開展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的通知》及《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總體方案(2021-2023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農作物、畜禽、水產種質資源普查。持續推進種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玉米、大豆等種源“揭榜挂帥”攻關,扎實推進育種聯合攻關。組織編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十四五”優化調整方案,優化糧食作物和重要農產品育種崗位設置,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組織實施耕地保護責任考核。編制完成《全國高標准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抓好《關於統籌利用撂荒地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制定印發《高標准農田建設質量管理辦法(試行)》,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質量管理,強化高標准農田管護利用監測監管,加快構建全國農田建設“一張圖”。會同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增加2021年中央投資規模,指導地方進一步建立健全多元籌資機制,持續加大高標准農田建設投入。
三是堅決做好動物防疫和生豬穩產保供。強化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起草《關於健全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虫害防治體系的意見》,指導各地實施基層動物防疫專員特聘計劃。制修訂9項動物防疫法配套規定,發布《獸用生物制品經營管理辦法》,印發《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工作方案(試行)》,制定國家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指導各地科學規范處置突發疫情。強化生豬生產和疫情形勢調查研判,促進產業平穩發展。
四是堅決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積極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工作,會同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出台,推進建立行刑銜接機制。起草《關於加強農藥獸藥殘留全程治理工作的意見》和“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聯合治理行動方案,加快制修訂農獸藥殘留相關標准,開展農藥、獸藥質量監督抽查工作,將違禁藥物添加作為抽查重點,加大產地農獸藥殘留監控力度,督促生產者落實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制度。對標“四個最嚴”要求,制定2021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實施方案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方案。起草巡查檢查規范工作方案和《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強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的意見》,推進巡查檢查工作和基層網格化管理。
五是加強新聞宣傳工作。通過全國兩會“部長通道”、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等平台,釋放權威聲音,做好政策解讀。支持部屬新聞宣傳單位運用新媒體平台,不斷開拓傳播陣地,講好三農故事,增強傳播效果。
(二)強化政治責任落實,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
1.針對管黨治黨方面問題的整改情況
一是壓緊壓實管黨治黨責任。修訂印發《關於部領導同志落實“一崗雙責”的若干規定》,明確部黨組書記負總責、分管部領導直接負責、其他部領導履行“一崗雙責”、直屬機關黨委推進落實、各級黨組織層層負責,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構建上下貫通、職責明晰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2月26日,部黨組與駐部紀檢監察組召開共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專題會議,通報2020年監督執紀執法情況,排查部系統黨風廉政風險,研究部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3月3日,召開部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通報黨的十九大以來部系統查處的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對抓好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印發2021年全面從嚴治黨任務分工意見,督促部系統各單位認真抓好落實。
二是提升內部巡視工作質量。召開部黨組會和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會,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工作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神,聽取審議部黨組內部巡視情況報告。精准落實政治巡視要求,堅持立行立改,在內部巡視中進一步聚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從嚴治黨,強化對部屬單位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圍繞主責主業履職盡責情況的監督。對內部巡視發現的問題認真研究梳理,就有關共性問題逐一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推動職能司局和部屬單位舉一反三,全面整改。加強巡視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制修訂部黨組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巡視辦工作規則、巡視組工作規則等制度和工作規程,初步形成一套系統完備、科學規范、職責明晰的制度體系。全面加強巡視工作力量,選配巡視辦專職副主任,增設巡視工作專職機構,組織舉辦部系統巡視骨干人才專題培訓班,切實加強巡視隊伍建設。
三是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廉潔風險防控。聚焦行政審批、項目立項評審、資金分配等環節,進一步強化建章立制和制度執行。3月10日,召開部直屬機關紀委全委(擴大)會,對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司局單位強化廉政風險防控作出部署。修訂印發《政務服務大廳審批服務規范》,明確審批服務規范,修訂有關評審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全面梳理科研經費使用管理風險點,開展科研經費使用專項督查,進一步壓實科研單位主體責任,加大第三方科研項目管理機構監管力度。印發《關於農業科研誠信建設規范十條的通知》,大力推進作風學風、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