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山东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金秋沃野展新颜

   2021-10-22 180
导读

□ 本报记者 毛鑫鑫金秋时节,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稻谷飘香、丰收在望。“通过运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今年海水稻亩产量有望达到650多公斤,连续三年创新高。”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袁隆平海水

 

 

□ 本报记者 毛鑫鑫

金秋时节,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稻谷飘香、丰收在望。“通过运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今年海水稻亩产量有望达到650多公斤,连续三年创新高。”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袁隆平海水稻项目负责人高强说,以前这里是一片贫瘠的盐碱地,而今通过种植海水稻,土壤盐碱度逐年降低,“荒滩”变“粮仓”。

从海水稻种植,到精深加工销售,再到生态文化旅游,不断拉长的农业产业链条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蔡家栏子村,是第一个向海水稻项目流转土地的村子。“流转费用按照1000斤小麦的市场价格支付给村民,今年村民每亩能收入1200元。”村党支部书记张瑞敏说。另外,村民还能腾出时间在基地打工,一年赚取务工费约5万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山东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不断探索实践,精准施策,协同推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个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质效持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广袤的齐鲁大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收获季,喜讯传。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含盐量为千分之五的盐碱地里,两种新培育的耐盐大豆亩产分别可达529.6斤、526.6斤,创造了耐盐碱大豆新品种的亩产纪录。这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基地的测产结果。经过四年时间培育而成的新品系,无疑为深耕盐碱地、充裕大粮仓提供了核心要素支撑。

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山东坚定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今年夏粮总产527.44亿斤、单产440.03公斤,双创历史新高。

三春不如一秋忙,当下全省秋收秋种正在加快进行。“受前期阴雨天气影响,今年小麦播种比往年晚一些,农技专家送来了有针对性的、实用的晚播技术。”在齐河县胡官屯镇,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本刚这几天正带着社员进行深耕、旋耕。他说,根据专家指导,适当增加播种量,施足底肥,后期再做好田间管理,明年的小麦产量不成问题。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58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