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诊断应用场景推广、北京奶业大数据库构造、叶菜优质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果园沃土修护、林下经济发展……未来三年,这些农科创项目都将在北京市平谷区落地。10月9日上午,2021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创新大会在北京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北青-北京头条记者由会上获悉,为进一步建设农业中关村,平谷农业中关村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将启动,今年年内平谷区还将出台农业中关村十条激励政策,全力打造硬核“农业中国芯”。
本次大会以“建设农业中关村,打造农业中国芯”为主题,设置了“主论坛+专家论坛+分论坛”3大版块,50余位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围绕种业、未来农业和未来食品三个领域进行交流讨论。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出席大会并致辞:“围绕农业中关村建设,要集中资源力量攻克难题,在生物种业、高效设施农业、数字农业、未来食品等重点领域,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北京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引领带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会举行了政企合作签约仪式。平谷区人民政府分别与正大畜牧投资(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农学院、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平谷区人民政府将与这些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围绕推进园区建设、聚集农业科技资源要素、推动前瞻性研究和先进技术先行先试等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这次的合作是很实在的。我们是北京市属农林高校,一直有着应用型的定位。这次按照供需对接,我们和平谷共签订了未来三年21项合作,包括加速高端农业科技成果落地、农科创人才合作培养等等。对于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这一大盘子,我们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做什么,将扎扎实实推动农业中关村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杨军表示。
自201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全力把平谷区打造成为农业高新科技企业与农业研发机构集群、科技人才聚集地,建设体现北京特色、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具有全国引领作用及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