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一个果农见证汉源现代农业变迁

   2021-10-13 3630
导读

“这些是樱桃,那边是李子,再上去就是苹果和花椒。”10月11日,驱车沿雅安市汉源县富庄镇石岗山蜿蜒而上,李勇依次向前来收购的客商介绍不同海拔区域的种植物。“这些苹果还在枝头上就已经订购完了。”抵达汉源县红

“这些是樱桃,那边是李子,再上去就是苹果和花椒。”10月11日,驱车沿雅安市汉源县富庄镇石岗山蜿蜒而上,李勇依次向前来收购的客商介绍不同海拔区域的种植物。

“这些苹果还在枝头上就已经订购完了。”抵达汉源县红之源家庭农场,果农们正在采摘树上沉甸甸的大苹果。这处占地480亩的土地,原本是一片荒山,如今已成为种养循环的有机农庄,负责人李勇也从小农户变成一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

李勇是汉源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人和见证者。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汉源针对小农种植规模小、品种散、监管难、效益差等特性,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领”作用,促进小农户有效融入现代农业价值链。

当前,全县已建成汉源花椒、汉源甜樱桃等为主的“532”十大特色产业基地79.3万亩,规划布局汉源花椒、稻蒜轮作粮经复合、甜樱桃、黄果柑、枇杷、红富士苹果和高山蔬菜种养循环7大现代农业园区,有效破解小农经济“小生产”与现代农业“大市场”衔接过程中存在的短板问题,走出一条山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荒山变成“金土地”

“以前这里还是荒山,地势高低不平、杂草丛生,是一片从没搞过农业种植的山坡。”李勇回忆,9年前,他回到富庄镇,流转了这里480亩土地,决定大干一场。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李勇说,过去,他跟父亲打过铁,也跟母亲种过地,后来到城里打工,卖水果、干工程,许多挣钱的行业都做过。2012年,他带着全部积蓄,决定回到家乡做回农民。

多年外出闯荡积累的经验,加上当地政府的引导,李勇意识到,“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做农业。”

“汉源多是坡耕地,土地分散、细碎,海拔跨度大,农业以小农户自主经营为主。”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万茂说,为此,汉源引导农户按照不同海拔和生产布局分类种植,以汉源甜樱桃、花椒、红富士苹果、李、黄果柑、早春蔬菜、高山蔬菜为主,优选培育一批标准化程度高、管理水平好的优质基地。

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李勇在开荒造地后,按照该区域特点,陆续引进种植了十余个优质苹果品种上万株、汉源贡椒2万余株、甜樱桃1800株、青脆李4000余株。


找准了种植物,如何科学种植?李万茂说,针对初步形成规模产业的种植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汉源与科研院校合作,组织专家服务团和业务技术骨干,挖掘产业优势和特点,进行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建立示范基地和拟定种植标准。

相关技术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以果树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和修剪管护等为重点,对种植农户开展培训指导,增强种植户的果树种植管理技能。

“为了提高苹果、花椒产量和质量,我们使用‘塔松式’树型、环割刀刻芽、施生物有机肥技术,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和黄板等绿色防控设施。”提到自己农场里的使用的新技术,李勇如数家珍。

通过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相关科技培训,李勇用了5年时间,将荒山变作农场,又将农场变成“种养循环、农旅结合、实训教学”为发展模式的有机园区,不仅获得“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还成为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科研的实习基地。


数据成为“新农资”

走进农场办公区域,一块高清屏幕挂在房间正前方,显示着农场各个区域的实时画面。

“农场将高清摄像设备安装到田间地头,覆盖各个区域,实时监测田间地头的情况。”李勇介绍,在外销农产品全程赋码,消费者只要通过手机扫码,便可以获悉农产品从基地环境、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检验检测、分选包装到运输销售的全程信息,达到全程可追溯。

数据变成“新农资”,科技成为“新农具”,汉源通过“数字经济” 促进小农户精准融入现代农业价值链。李万茂说,与阿里云合作推出阿牛农事APP,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汉源推动标准化技术落地到农事生产“最后一米”,5万亩标准化产业基地已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具体而言,结合各类项目,汉源强化基地物联设施建设,在果蔬标准化基地内安装高清摄像设备、土壤墒情监测仪、小气候监测仪、病虫预防监仪等智能化设备和设施。同时,合理安排采收时间,科学运用采收方式,保证农产品质量,使用自动化清洗、分选、称重、辨色、测糖等智能化设备,实现精细化分选包装。

此外,汉源还大力实施“电子商务乡村工程”,依托淘宝网、邮乐网等平台,打造特色农产品“旗舰店”“地方馆”,电商网点覆盖全县90%的乡镇和85%的行政村,形成了两个“万单级”产品,“电商”变为了“新农活”。


小农户结成大产业

精美的红色礼盒里,放置着四个红彤彤的优质苹果,中间摆放着一把精致的水果刀……9月16日,在成都举行的“汉源红”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上,红之源农场的“阳光红”有机苹果吸引了不少到会嘉宾。


红之源家庭农场有机苹果。受访者供图。

“红之源农场的有机红富士苹果成功注册‘富庄红之源’商标,花椒和苹果也均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李万茂说,以汉源红区域公用品牌为平台,汉源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培育,并以此带动和引领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此前,红之源引进了国内外红富士、烟富8号、中秋王等优质苹果品种,在进行了先进管护技术试种后,成功推出了中秋王、烟富8号两个优质红富士苹果新品种,免费推广优质红富士高枝嫁接换头数十万芽,推广面积达5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11个乡镇200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

如今,红之源所在的果园村,苹果已成为当地的支柱和特色产业,目前当地种植了4500亩苹果,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350万公斤。

此外,采取“农场+农户”的合作模式,红之源结对帮扶周边20户62人,除了推广普及水果新品种,还定期派人上门免费给予技术指导、赠送农资。同时,作为汉源农信社信贷支持产业示范基地,红之源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对3个乡镇93户进行了贷款入股农场、保底分红,以农场带动农户增收。目前,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已成功辐射到附近的10多个水果生产大乡镇,涉及水果种植面积10多万亩。


以合作经营聚力,汉源引导小农户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李万茂说,通过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完善从生产到销售的纵向产业链条,鼓励成立联合社,促进农民合作社与小农户利益联结、协同发展。“当前,全县已培育发展龙头企业21家、农民合作社1134家,入社成员达3万余户,实现年可分配盈利1.07亿元。”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35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