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专家观点:明年玉米价格仍将处于高位,并有望向小麦价格靠拢

   2021-09-28 2450
导读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产业链预警监测体系玉米首席分析师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组成员习银生一、玉米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我国粮食政策的新变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首次提出: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产业链预警监测体系玉米首席分析师

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组成员

习银生

一、玉米市场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粮食政策的新变化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 首次提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 首次提出: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 首次提出: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首次提出: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

在粮食主产区、核心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基础上提出

首要目标是提升粮食产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解决农民和地方种粮积极性问题,完善支持保护制度,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完善粮食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

– 解决耕地和种业问题

今年两会

– 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 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

国务院常务会议

– 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中央专门文件

–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六个严禁”:

– 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

– 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

– 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

– 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

– 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

– 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

– 全面开展耕地保护检查;

–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 防止“非粮化”: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 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

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

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

稳定非主产区粮食种植面积

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

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加强耕地种粮情况监测

主要政策措施

–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

– 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 稳定种粮农民补贴

– 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各提价1分钱;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 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

– 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

–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 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

– 打好种业翻身仗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深入实施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

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

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科学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

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2021年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

加强和改进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

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监测监管机制,加强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督

开展“十三五”时期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

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

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 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 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

农业农村部

– 两个确保之一:粮食产量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 制定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办法

– 粮食面积只增不减;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落实保面积、保产量的义务责任

– “两稳一增”: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

–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

– 今明两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扩大到1亿亩

– 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

–30%的饲用玉米进行谷物替代,则理论上玉米需求减少5700万吨

财政部

–200亿元一次性种粮补贴

地方

– 调整生产者补贴标准

– 对种粮进行引导性补贴,如双季稻补贴

– 加大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力度

粮食政策的变化对今年及今后国内粮食市场将产生重要影响

– 总体上有利于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总体水平

– 改善国内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

– 有利于玉米生产发展

– 有利于促进玉米市场供求平衡

二、玉米供求格局进入新阶段

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呈现周期性变化

2000-2006年:阶段性供大于求 国内消费能力有限,库存积压,主要通过出口降库存;累计出口6343万吨

2007-2012年:供求基本平衡略偏紧

国内深加工业快速发展,库存释放完毕,部分年份产不足需,进口明显增加;控制深加工业过快发展;启动临储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2013-2016年:阶段性供大于求

明显产大于需,供求严重失衡,临储收购量大幅增加,库存积压严重;2012/13年度-2015/16年度临储收购累计达到30873万吨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19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