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发布 将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2021-09-17 央广网310
导读

北京9月17日消息(记者 马可佳)9月16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向媒体介绍

 


  


 

 

北京9月17日消息(记者 马可佳)9月16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向媒体介绍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

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目标,通过实施《规划》,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1.05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2021—2030年完成1.1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张桃林指出,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在节水、节电、节肥、节药、节人工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张桃林对媒体表示,我国国情人多、地少、水缺,耕地质量总体还不高,中下等质量的耕地占到70%左右,后备资源不足。加上光温、水土时空分配不均,还有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还不强。因此,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既要确保耕地的数量,还要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以及整个农田的综合产能。“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迫切需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规划》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和田间道路配套等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规划》实施后,将会高质量筑牢我国粮食生产基础,更加有力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02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