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一千万投资农业 通州父子俩想种点儿健康果子给大伙吃

   2021-09-16 新京报210
导读

“很多人都对我们做农业表示怀疑,但越是如此,就越是想做出点样子来。”今年33岁的杨洋几年前还在某知名央企上班,又赶上家里拆迁,本来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一步步跟着半路出家的父亲干起了农业。今年,杨洋

 

 

“很多人都对我们做农业表示怀疑,但越是如此,就越是想做出点样子来。”今年33岁的杨洋几年前还在某知名央企上班,又赶上家里拆迁,本来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一步步跟着半路出家的父亲干起了农业。今年,杨洋的采摘园本可以迎来首个收支平衡的年份,但受到极寒等天气影响,桃子绝收,葡萄产量也只有三成,但他不准备放弃。“父亲投了这么多钱,一心想把农业做好,想种绿色果蔬。如果可以,我想帮他打造一个百年采摘园。”


9月14日,杨洋在自家采摘园里摘的葡萄。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父亲手术后突然想要做农业

“前进前进!”通州区漷县镇后元化村的后元化生态采摘园里,一栋大棚墙上写着这样四个大字,在采摘园负责人杨洋看来,这4个字如同自己的座右铭。眼下,生态园里的火龙果、无花果、葡萄等陆续成熟,在新老客户的照顾下,生意还算红火。


后元化生态采摘园,墙上写着“前进前进”。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进入一栋大棚里,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颗颗无花果挂在枝头,虽然尚未完全成熟,但看起来已然十分诱人;另一栋大棚里,一串串葡萄则已经成熟。杨洋身在其中,精心照顾他的宝贝们。大棚里,有小型机械作业过的痕迹,脚踩下去,土壤十分松软。“在种植的时候,父亲特意预留出了机械作业的空间。目的就是机械锄草,而不是靠打药。这些品种也都是父亲选的,都是他精挑细选过的。”杨洋向记者说道。

最开始,杨洋其实根本没想做农业。“安心地在央企上班的话,我的日子其实过得挺安稳。”杨洋称,2015年,他的父亲心脏做了两个支架手术,术后便一门心思想拿家里拆迁款做农业,种植绝对绿色的果蔬给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吃。没想到,从承包地、买果树、请专家、找工人……父亲投进生态园的资金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眼看园子里的果子熟了,却找不到销路,甚至为了避免浪费,父亲还和工人们一起推着车到村口去卖,1块钱论堆儿卖。

“我父亲本来也不是做农业的,只是小时候跟着父母种过几年庄稼而已,也不知道这农业情结从何而来。大概就是和那次手术有关?身体一向硬朗的他突然对生命有了新的解读?或者因为看到同病房的病友们年龄最小的只有28岁,从而引发了对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1988年出生的杨洋话语间带着一点点年轻人的风趣和调侃。

想种健康的果子给大伙儿吃

最终,杨洋还是选择辞掉工作,帮着已经年过五旬的父亲经营起了采摘园,干起了农业。“我后来想,我其实还是被父亲那句话打动到了——我就想种点健康的果子给大伙吃。”杨洋称。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01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