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新闻网:全国唯一一家具有中国农业新闻网合法名称的农业专业网站。粉丝突破百万,一片文章阅读量突破三百三十万的网站。每天为您推送国内外重大农业新闻。一站在手,农业我有。敬请关注!
共同关注
一、创新引领 三链同构 农食融合 争做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引领者
3月17日-19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吴晓玲带领部乡村产业发展调研组一行四人,到漯河市就“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全产业链模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现状、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形势等情况进行调研。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副厅长刘保仓、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赵栓成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然资源厅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二、人类农业的未来,主要靠机器人?基本不需要人插手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人类将加速进入一个人工智能时代。一些只需要简单工序的工作,都可以让机器人来代劳,比如服务员,快递,外卖等。其实相比这些需要与人接触的行业,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更是人工智能可以先征服的“江山”。人类未来的农业,几乎不需要人类插手,只用给机器人设定好程序就行了。在人工智能的参与下,机器可以将化学物质精准地投放到每一棵作物身上,不多也不少,不但节约成本,产量还会更高。
三、刘守英:农业需要有一场要素重组的革命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刘守英在3月20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作主题演讲时表示,讨论乡村振兴越来越热了,而且弥漫着一种浪漫的情怀。但目前中国农村亟需扫除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障碍。“现在农业发展越来越单一,回报越来越低,也进行了土地的流转,也进行了规模化,但是从事规模化的这些人越来越内卷。”刘守英认为,中国农业的“业”问题不解决,农业回报难以提升,回报越来越低,就越没有新的要素进来促进农业。这又会反过来进一步阻碍农业发展。为此,他呼吁,“农业需要有一场要素重组的革命。当然,首先是土地的问题,其次是农业经营者的成长,第三是农业要素重组。”
四、舞活“农头”乘势上 产业兴旺动力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精神
近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进山地农业现代化,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各类农业生产要素有机重组和优化配置,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记者采访了我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多位负责人。 “在《实施意见》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被重点提及。而这其中,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是我们下一步接续奋斗的新目标。”省蔬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贵说,长久以来,蔬菜集团一直致力于推动贵州蔬菜产业发展,探索出校农结合“新模式”、三错种植“新理念”、产销融合“新平台”,在全省蔬菜产业中发挥着引领、带动、统筹、指导、服务作用,提高了贵州省农产品本地市场份额,在推进全省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接下来,集团将在提升巩固原有的基础上,在三个蔬菜片区分别打造高标准蔬菜产销示范基地,以此为引领、辐射,形成区域蔬菜产业带,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五、刘奇:农业的思维流向
温饱思维—— 探索品类。小康思维—— 优化品种。丰裕思维——崇尚品牌。健康思维—— 强调品质。味道思维—— 欣赏品味。生态思维—— 追求品行。以“六品”为标志的农业迭代思维,构成了农业发展的历史演进和时代脉络。思维的流向阶梯式递进、螺旋式上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后一种思维都是在前一种思维的基础上催生出来的, 它们之间又是交叠重合而不是替代关系,每种思维都是前一种思维的优化提升,而不是对前一种思维的否定抛弃。以代表一个时代消费特征的思维为引领,多重思维共生共存,是农业思维的逻辑流向,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走向和目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