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何平:专家对话缅怀袁隆平院士,探讨可持续农业发展

   2021-08-16 430
导读

各位朋友,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大家好。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我们今天能够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相聚在这里就“绿色发展与碳中和”来进行交流对话。这种全新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打开了国际交流的空间与

  

各位朋友,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大家好。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我们今天能够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相聚在这里就“绿色发展与碳中和”来进行交流对话。这种全新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打开了国际交流的空间与通道,大家的思想在此汇聚、碰撞,对促进绿色发展与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推动作用。

今天,是绿色发展与碳中和国际讲堂的第一期,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种方式来进行国际交流,为有志于该领域的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公众提供前沿交流对接的平台。

今天讲堂的主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袁隆平的贡献。各位专家进行研讨发言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合理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可以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能够让传统生产方式实现绿色转型,维持耕地、土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避免环境退化,让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进而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持续农业自提出以来,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的贡献显著,也取得了十分积极的进展。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仍然广泛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地下水的超采、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一系列问题,让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粮食生产等主要农产品刚性需求增长,造成水土资源越绷越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些挑战也让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任务变得越来越艰巨。

另一方面,对农村垃圾以及污水处理严重不足。农村环境的污染呈加重趋势,这也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从更大的范围来说,这些问题也造成了生态服务功能的弱化,生物多样性也受到威胁,使得生态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

今天,我们邀请了三位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进行对话交流,他们将从生态农业发展,特别是循环农业、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农业等角度,对目前我们中国农业可持发展面对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提出建议并参与讨论。围绕袁隆平院士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专家们也会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切入,进行回顾与点评。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153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