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未来5年,农村土地将被“深度洗牌”,政策释放3个信号准备好!

   2021-07-12 340
导读

农村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无论国家的整体实力发展到哪个阶段,农业的民生地位和战略地位,都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否稳固,对于我国这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国来说,土地和农业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农村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无论国家的整体实力发展到哪个阶段,农业的民生地位和战略地位,都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否稳固,对于我国这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国来说,土地和农业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然而,当下我国的“小农经济”模式,已经无法为农民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撑,同时也阻碍了高新农业模式的推广和发展。



因此,“小农经济”模式也被很多人诟病,甚至当农民抱怨一句“一斤粮食换不了一瓶矿泉水”时,还会受到网络喷子的攻击,一句“爱种不种”很是伤人。

可实际上,看似目前已经接近发展瓶颈的“小农经济”,可是整整养活了我国近14亿人口。

农民顶着烈日,用一滴又一滴的汗水,换取了我国粮食总产量稳步提升的成绩单。

若不是这样,即便有进口粮食的存在,很多人也会因此而饿肚子。

所以说,错的不是“小农经济”模式,而是这个模式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与此同时,国民的饭碗是靠农民端起来的。




既然现在的“小农经济”模式已经到了发展瓶颈,那么就应该从根源上进行提升,而农业模式的根源就是土地。

因此在未来5年,农村土地也将会被“深度洗牌”,以下便是政策释放的3个信号。

其一,农业就业人员将下降至20%左右在今年的农村发展报告中,有一点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那就是在2025年之前,农业就业人员的数量可能将下降至20%左右。

换句话说,未来5年,将有约80%左右的农民脱离土地生产。

其实,国家缩减农业就业人员数量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因为要想打破现行的“小农经济”模式,就必须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

大量农民“脱地”之后,土地便会集中,从而让“集约化”农业模式拥有了发展基础,届时便可完成农业模式的替换。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10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