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农业科技引擎

   2021-07-01 2230
导读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利,人民赖之以富。长期以来,作为“琼”字号农业科研院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通过不断提升科技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利,人民赖之以富。长期以来,作为“琼”字号农业科研院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通过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取得一批重大使用技术成果,科技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效明显,不断致力于打造海南自贸港农业科技“海农科”品牌,打造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农业科技引擎。

新成效:

自主创新取得一批重大实用科技成果

目前,省农科院已经发展成为基础条件较为完备、研究学科较为齐全、技术创新优势较为突出的全省综合性农业科研中心。

一组数据凸显科研实力:“十三五”期间,省农科院获准立项532项,与“十二五”相比,立项项目数增加10%,立项经费增加8.5%;主持省重大项目3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4项,其中以省农科院为主要完成单位的“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海南2017年度唯一获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也是海南“十三五”期间获得的国家级科研奖励之一。

高度重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利用和优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助力国家打响“种业翻身仗”。省农科院共收集各类种质资源6013份,自主培育筛选新品种(品系)及组合97个,34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或认定,与“十二五”相比增长26%。

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得到完善,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省农科院已建成28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包括6个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6个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海南)标准站,5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十二五”建立三级科研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一所一省级重点实验室”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省农科院建立院士创新平台;入选海南“双百”人才团队共4支;入选省“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共17人,被认定为省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共83人,获批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省优专家5人;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的科技人员有12人;获得“海南省先进工作者”“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省级荣誉的科技人员21人;启动建设5个特色重点学科,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共24人。

新模式:

科技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十三五”以来,全省上下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省农科院打出“海农科”品牌,将科技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热带特色农业“王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省农科院研制、引进创新推广的农牧新品种、新技术和科技培训在全省覆盖率超过60%。在“十二五”基础上,建设新科技示范点844个,推广新品种125个、新技术225项,其中粮食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430多万亩,示范推广畜禽种苗3895.2万只(头),培训农户超过10万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及种植大户超过2000人。

创新科技帮扶形式,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让海南农业提质增效、农民丰产增收。“十三五”期间,省农科院利用“院地合作”“院企合作”“科技副市县长”“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脱贫攻坚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队”等服务“三农”的有效新方式,累计派出科技人员1万人次,在全省范围尤其是贫困市县及贫困村开展农业科技结对帮扶,覆盖产业扶贫面积达20多万亩;累计派出120名科技人员到省农业农村厅产业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开展有关科技、产业扶贫等工作。

坚持农业科技“走出去”,对外交流合作开拓新局面。省农科院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热带农业对外合作发展联盟”“国家蔬菜科技与产业创新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9个科技创新联盟,参与农业科技相关领域全国协同创新工作。先后派出多批科技人员赴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家进行交流访问,积极参与非洲刚果(布)援非项目、非洲赤道几内亚“一带一路”合作等等项目。成功承办第五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与30多个国际农业机构和农业研究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向国际农业科技界打响海南热带农业品牌。

新布局:

“十四五”期间将构建“一网两核N基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省农科院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院党组班子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准确把握“三农”工作在服务全国大局中的独特作用、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海南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切实增强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带领全院广大职工,努力拼搏,致力于打造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农业科技引擎。

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周燕华表示,未来,依托“一网两核N基地”的战略布局,省农科院将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农业科技品牌“海农科”,努力发展成为国家南繁硅谷战略的海南担当,努力构建全球热区农科成果的转化纽带,全力构筑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

“一网”即以多种形式联动全省各市县农科所、热作所、农技中心、重点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推动省农科院科技资源下沉,围绕19个市县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覆盖全省的农业技术服务与支撑网。同时,创办“海南自贸港农艺师学院”,打造我省高层次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创新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培育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两核”包括南北两核。北核是农科创新合作核,即联合海口市政府、南繁科技城有限公司将位于海口的农科院本部打造成海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聚焦国际农科开放创新与热带高效农业领域,重点发展农科创新服务和国际交流推广两大产业功能,打造国际农科交流中心、热带农业科创中心、国际农科人才培训基地等八大重点项目,成为自贸港热带农科创新节点、南繁硅谷国际交流窗口。南核是农业科研创新核,即已入驻南繁科技城的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将导入核心科研院所,推动先进团队、重大项目引入,重点开展热带特色畜禽、经济作物、水产、热带雨林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移转化等,以及承担检验检测、实验外包、产品设计改良、技术培训等相关领域的科技服务,构筑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强核,推动南繁种业创新与海南产业发展突破。南北双核协调联动发展,在推动开放发展的同时,提升内在科技创新能力,做到“内外兼修”。

“N基地”即在强化建设现有省内各个差异化、特色化农科基地的同时,面向“一带一路”及全球热区国家打造一批国内国际“试验+产业化”基地。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92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