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农业税”卷土重来,农民无需担心,躲不掉的是这类人

   2021-05-21 1540
导读

“民以食为天”在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延续了几千年,各朝各代有关于农业的制度数不胜数。而关于农业的税收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末开始征收农业税,于2006年起农业税废除,就这样在中国延续了两

“民以食为天”在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延续了几千年,各朝各代有关于农业的制度数不胜数。而关于农业的税收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末开始征收农业税,于2006年起农业税废除,就这样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落下了帷幕。

2006为什么会将农业税废除呢,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减轻农民负担。在2006年时我国经济逐渐平稳发展,而农业税在当时其实就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可以说其实收不收都没有多大影响。多收农民不会少吃一口饭,少收国家没有多少损失还能减轻大家的负担。而且当时我国的农村税费和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城乡税制结构并不平衡长期以往下去不仅不会让社会经济发展还会拖后腿

而且当时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正轨并高速前进,国内其他收入就足够财政收入和支出,已经具备了可以取消农业税的能力。在农业税取消后,农民得到了解放不用因为农业税而减少自己的收入,从而实现城乡统一税收的目标。是从古至今的税收制度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方面的巨大突破和进步。

可是就在最近“农业税”好像又要重出江湖的消息传入大众的的耳朵中。更多人尤其是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民们表示尤为不解,觉得这才“享福”多久就又要开始以前那个早出晚归的拼命种地的日子了?毕竟距离现在取消农业税才过了十五年时间的确稍微短点。短短的15年为什么“农业税”又要卷土重来?还是说只是谣传?

其实谣传但是算不上,可以说是“传错”了。这里“农业税”非大众所熟知“农业税”,而是指耕地占用税,两种是完全不同的税收,所以如果是担心“农业税”卷土重来,的并不需要太惊讶。因为耕地占用税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并施行,而不是这段时间所颁布的新税收。这一项税收在1987年就已经开始施行,它不是针对于农民使用土地进行耕耘而产生的税收,恰恰相反是针对于那些占用耕地用来进行非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税收。所以针对这一点广大农民可以放下心。只要在国家的耕地上安安分分的耕种这一项税收就落不到自己的头上。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阔,但是人口基数大可用耕地面积小,所以一寸一分的耕地都是宝贵的,如果将耕地用于其他建设是肯定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耕地占用税

这里耕地是指3年及3年以上用于种植谷物蔬菜等的土地,这其中也包括用于渔业生产和花卉草木种植的用地都属于耕地。第一种:如果将这类耕地用于房屋建设城市建设等非农业性质的建设都属于占用耕地;第二种:则是在私自在耕地上建设房屋、以及私自搭建的个人或集体,所以相关省市单位必须按要求征收税务。

就好比前段时间,农村兴起的钓鱼运动。如果是借用耕地挖池子改建鱼塘,也是不被允许的。中国人口众多,耕地一直以来都是被保护的对象,如果没有耕地农民无法种植,人们更是缺少粮食自给的食物,保护耕地、不滥用耕地,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类税的纳税人是包括集体和个人的,也就是说如果是社会上的集体企业占用耕地,那么需要纳税的就是企业负责人或者是单位负责人。而如果是以个人名义占用那么就由个人来承担税务。当自己如果需要承担这一税务所需要了解什么呢,那就是自己应该缴多少,也就是税率。

耕地占用税并不是全国统一,而是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特点来设定。因为我国可用土地分布不匀,尤其是南方地区人多地少尤为明显还有就是地方发展程度不一样,以同样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苏和上海为例,江苏的税率为每平方米30元作为耕地占用税,而上海却需要每平米45元。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除了上海人口数量以外还和本地可用土地面积有关。上海本就是高度发达,城市建设高度集中所以无论是城市内还是郊区可用土地面积本就不多更不要说是用于耕地的土地面积了那就更少了。

而这项税收主要用于农业建设,当每个地区兴修一些小型水利建设,维护耕地养分,防止水土流失造成耕地变“沙地”的危险。由于我国耕地使用率其实一般,许多田地的产量都不高,所以有一定任务是要提高耕地的质量,深度改土培养耕地的创收率,将有限的耕地发挥无限的可能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粮食需求量大,开垦土地培育优良品种种子等等这一税收主要都用于这几个方面。都是为了造福农民,为农民的生产提供便利。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5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