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把农业技术送进万家

   2021-09-26 农民日报社440
导读

物性无不然,农业宜斤斤。想要收获丰收,除了辛勤的劳作外,也需要不断更新农业知识,因地制宜、科学种植。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何将农业技术准确传递到各家农户却是一个难题。如今,通过短视频,越来越多


 

 物性无不然,农业宜斤斤。想要收获丰收,除了辛勤的劳作外,也需要不断更新农业知识,因地制宜、科学种植。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何将农业技术准确传递到各家农户却是一个难题。

如今,通过短视频,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员”开始在线教课,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播出去,助力更多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把农业技术送进万家
王静尝试将家乡丰富的野生猕猴桃资源利用起来

@王静(农村生活记录者):
用通俗的方式分享农技
“90后”苗族女孩王静是家乡贵州省施秉县的一名“科技特派员”。2014年结婚后,王静到当地一家菌种公司上班,一边干销售,一边向公司的技术员们学习菌菇的种植技术。虽然此前并未系统学习过农业知识,但对于如何选择菌种、准备基质、接种养护等技术细节,王静却一点就通。也正是这段经历,让王静积累了丰富的菌类种植技术。

女儿出生后,王静开始涉足电商。一开始效果并不是太好,直到2019年尝试拍摄短视频后,她的创业之路终于迎来转机。在抖音,王静将自己掌握的菌类种植技术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拍摄、讲解,很快引发关注。评论区里,不少网友开始跟她学习使用玉米棒子种平菇的技术。“一开始,由于菌菇没有发出来,也有很多人质疑。但我想,既然决定了要做就一定要讲好种植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粉丝跟着视频学做的菌棒开始出菌,大家也就越来越认可我讲的内容了。”

这位昔日的小学员如今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农技推广员。相比前辈们,王静更擅长用简单通俗的方式讲解种植技术,面对镜头也十分自信,她的短视频作品也因此受到关注,积累了200多万粉丝。现在王静不仅在网上分享农技,还帮助县里的八九百户农户带货,年销售额过百万元。经她一路指点的老乡王文远,也已成为当地的茯苓种植大户,带动了更多农户一起增产增收。

把农业技术送进万家
周昌南在田间地头教农民防治病虫害

@小周说农资:
将农学课堂搬上短视频
“无光不结果,无水不长树,无氮不长枝,无磷难成花,无钾难上色,无硼难坐果,缺铁新叶黄,缺镁老叶亡,缺钙黑点多……”对于学习植物保护(植物病虫害)专业的周昌南来说,顺口溜里提到的内容几乎已成常识,但如何让家乡的农民朋友也能学得会、记得住这些内容,却并不容易。

2009年周昌南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先后在一家农药企业做过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岗位。工作期间,周昌南发现许多父母辈的农民由于缺乏专业种植技术和科学指导,很难走出“靠天吃饭”的轮回。因此,2016年周昌南创立了自己的农资公司,并尝试做起了电商,为农民推荐优质的化肥、农药。此后带着农资、农技“上山下乡”,指导当地乡亲学习农业技术、防治虫害、提升土地产能成为这位“985毕业生”的工作日常。

然而,农村地域广大,即使整日东跑西颠,实际能辐射到的受众始终非常有限。如何提高农学知识传播效率,让更多农民学得会、记得住成为摆在周昌南面前的难题。2020年初,周昌南发现周围刷短视频的人越来越多,敏锐的他第一时间想到这或许是不错的农技传播方式。

从2020年3月发布第一条作品,到逐步“爆款”频出的稳定阶段,半年时间里,周昌南几次调整了抖音账号@小周说农资的内容形式——从图片式的农资介绍,到田间地头真实场景的技术科普,再到Vlog式的真人口播,通过不断摸索,周昌南逐渐找到了用短视频教农学的最佳方式。目前,周昌南已在抖音积累了147万粉丝,评论区里时不时会有粉丝提问:“小周老师,蓝莓用啥能提升口感?”“小周老师,请问一下甜瓜得了白粉病应该如何治疗?”周昌南都一一解答。

把农业技术送进万家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13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