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素有“天下第一场”美誉的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有限公司万亩大地号上,9台玉米收割机以“雁阵”形式启动推进,7台东方红大马力拖拉机紧随其后进行整地作业,3架“M18”农用飞机在万亩大地号上空一掠而过,两架遥感无人机和8架植保无人机组成的编组在半空中平稳滑翔。在另一侧,14台水田收获机齐头并进,两台无人驾驶水田收割机快速加入秋收作业的“钢铁大军”……

友谊农场有限公司庆丰收巡礼仪式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荒,“中国现代化就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科技大有潜力、大有可为”为北大荒人指明了前进方向;三年后,北大荒人以“庆丰收巡礼仪仗队”向总书记汇报。在这高歌猛进的三年,北大荒农业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领先。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创新技术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6.28%,居国内领先水平。在这探索求变的三年,北大荒直面农业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老龄化问题。集聚创新人才、强化科研攻关,率先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中国农业产业数字化先行区。在这继往开来的三年,北大荒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北大荒科技工作者始终坚持做推动北大荒开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先锋力量,也必然成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三大一航母”宏伟蓝图的中坚力量。
争当农业排头兵
北大荒扛起中国农业现代化大旗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发展农业,离不开先进技术。北大荒的农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农业科技家底有多厚?北大荒有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出水平,2020年,每亩粮食综合单产达到992斤,每亩比全国高227.6斤。北大荒有完备的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拥有生态高产标准农田3216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137.5万千瓦,航化作业面积2400万亩。北大荒有较强的农业科研实力,科学种田水平跻身世界一流。2020年末,集团共有各类科技园区4个,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1个。据测算,北大荒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达到51.9,位居全国之首,高出全国平均24.5个百分点。得天独厚的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优势,北大荒集团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北大荒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北大荒人自豪而不自满,并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为了不让种源被“卡脖子”,北大荒人奋力开展育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垦丰种业种质资源库
张淑艳 摄
北大荒垦丰种业投资4亿元建设了1.3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首创了国内“Pipeline育种”模式,每年投入研发资金在8000万元以上,形成了年参试品种400个、年审定品种近30个的育种研发能力。农垦科学院组织育种团队不断加大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力度,到今年累计收集种质资源近两万份,5个水稻新品种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大荒集团将推动种业把握“种源、育种、繁育、加工、展示、营销”六个环节、抓住“人才、知识产权”两个关键、用好“激励、评价”两个机制,以选育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为核心,以新品种产业化为目标,奋力打造中国种业航母,从而打赢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强国梦想。如果说种子是农业中的“芯片”,那么现代农业园区就是农业中的“主板”。一块稳定的“主板”,可以让“芯片”全功率运作。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件件实验仪器和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等资料摆放整齐,科研人员正在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