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半点水痕的旱地里,一片稻子茎秆粗壮,稻穗饱满,长势喜人,碧绿的波浪随风翻涌。这里是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的丰大试验基地,节水抗旱稻阵阵飘香。
近年来,节水抗旱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这是一种集水稻优质高产特性与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水稻新类型,既可像水稻一样在水田种植,又可像小麦一样在旱地栽培。
9月14日,节水抗旱稻技术推广暨品种展示示范观摩活动在安徽宿州举办,来自安徽、江苏、上海、福建、江西等省份种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部分委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代表等参加活动。
减肥减药不影响产量
活动现场,一批节水抗旱稻品种集中亮相,与会人员纷纷驻足田间,仔细查看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长势特性,探讨节水抗旱稻产业发展新方向。在本次展示示范中,有第一个国审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3015”、第一个国家认定的绿色超级稻品种“沪优549”、有全球第一个两系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两优8200”和“沪旱19”等优质品种,以及其他后续品种展示。
水稻是需水量极大的作物之一,整个生育期大部分都需要“泡”在水中,耗水量占农业用水的一半以上。“中国的水养不起中国的稻,环境负担不起,农民种稻太艰难。核心问题在于品种过度依赖淡水,抗旱性差。”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