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而乡村产业要兴旺,就当下的情势看,必须大力实施以构建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为导向,以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产业支撑为目标的产业变革。随着人们认识的演进,“产业”一词的概念已经由物质部门扩展到非物质部门,它是指从事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部门或行业。中国农业正处于一二三产全面融合,产业体系全面创新的历史阶段,亟需跨界互渗,重塑结构,再造动能,提升价值,变革产业。产业变革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维度、多内容的系统工程,结合乡村产业的特点,其内涵大体可以概括为六条链的变革。
变革产业链。农业产业包括农、林、牧、渔等,涉及国民经济行业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多个产业部门,而且农业产业链链条长、覆盖范围广。
当前在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只重视第一产业,以生产环节为主,为市场提供初级农业产品的传统农业思维尚未打破,农业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产业链存在发展水平低、产业链环链简单、发展布局不平衡以及可持续能力薄弱等问题。在向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变革产业链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从农业产业链延长的方向上看,分为向前延长,如种子的研发、生产资料的提供等;增加中间环节,如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服务、农机的智能化等;向后延长,如加工、设计、储藏、包装、运输、销售等。
变革生态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产品的绿色有机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开发对象的利用是变革生态链的主要方式。
变革农业生态链,关键就在 于改变只重开发植物、动物的“二物思维”,树立“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开发的“三物思维”。通过微生物分解还原,从根本上改变土壤性状,从而生产出绿色生态的有机产品。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开发微生物已经形成六大领域,即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能源燃料、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药品和微生物清洁剂等。
变革供应链。我国农业供应链尚处于起步阶段,环链之间衔接松散,流通环节过多过滥,物流不畅,流通成本过高,基础设施不配套,标准化水平低,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均需要下大工夫解决。 从宏观战略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在短短两个月里蔓延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化”的速度比人类经济全球化速度不知道快多少倍,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无可估量。 就国内层面看,农业供应链变革应以规模化、区域化、本地化、城乡一体化为发展导向。 农业供应链规模化发展要求农产品产地化、地标性产品结构规模化,“小生产大市场”的趋势逐步通过并购或更大规模的产业企业合并,形成更大产量更大规模的供应系统产业。
农业供应链区域化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方面,它要求农业产业重视区域内自身供应链的完整性和自主可控性。农业供应链的本地化是节本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人口稠密的东中部地区尤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