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农发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举办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数字+农业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农发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高家宝、副行长刘舰、省分行相关处室负责人和相关地市分行负责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增城、遂溪、徐闻、高州、德庆、饶平、惠来等县(市、区)相关负责人、新闻媒体等参加了座谈。
优选十县启动试点
探索可复制推广合作模式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经济发展,尤其“三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润与灌溉。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涉农金融工作,从顶层设计上明确要求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如何加大力度撬动金融资金,尤其是额度大、费率低、周期长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向数字农业等重点“三农”领域倾斜,成为了我省扎实精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从“短板”变为“潜力板”的点金手。
在此背景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数字+农业试点工作的开展恰逢其时。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省委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指示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联合农发行广东省分行,共同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数字+农业试点工作,针对数字农业、农业国际贸易合作、农业新基建(田头智慧小站)、农产品采购等重点领域,开展“四个一批”具体合作,即扶持一批政府性公益事业项目、扶持一批政府农业平台性合作项目、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农业生产经营项目。
“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首批试点计划在全省优选十个积极性高、配套齐全、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先行落地,为其他县(市、区)总结经验、提供示范,探索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模式。”在该负责人看来,省内各农业县(市、区)应抓紧机会,迅速开展“十个一”前期工作,即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团队,搭建一套合作工作机制,聚焦一篮子合作重点,挖掘一批金融合作项目,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设立一套合作评价体系,制定一套合作推进步骤,确定一份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一个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培育一批既懂金融又懂农业的干部、企业家和企业,为试点落地培厚土壤,做好准备,借助农发行广东省分行的“政策杠杆”,撬动更多周期长、利率低的政策性金融资金,投入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及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