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打造知名农业硅谷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2021-07-15 62270
导读

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京农创中心)作为全国首个、华东地区唯一国家级农业科创中

  

 

 


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京农创中心)作为全国首个、华东地区唯一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正以“农业硅谷”为奋斗目标迅速崛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逐步成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聚集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的“试验田”。自2018年5月实体运行以来,南京农创中心先后获得“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江苏省众创社区”和“江苏省星创天地”等荣誉称号。

部省市共建的农创中心 肩负起让农业绽放“科技之花”的使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然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为解决农业科技力量分散、农业产业与科技分离的“两分”问题,2016年、2017年、2020年以及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农业农村部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创设,在全国规划布局了5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全国首个、长三角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科创中心,南京农创中心自获批以来,就承担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的国家使命,扛起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6%左右的人口,创造了10.1%的经济总量。在农业方面,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让8000多万江苏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高标准农田比重65%、农业机械化水平88%,稳居全国前列……一系列数据表明,江苏既是经济大省,又是农业大省,拥有农业基础好、发展水平较高的优势。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南京农创中心建设,江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今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持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等重大载体建设。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这就要求南京农创中心以产业科技转化为核心,向前延伸以产业需求引导科研方向,向后拓展带动成果孵化、产业化,为发达地区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积累经验。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出台创新名城建设的“1号文件”,连续3年把推进农创中心建设作为重点支持浦口区发展的唯一重大事项。地处江北新区和自贸区核心位置的南京农创中心,正立足区位、科教、政策等优势,助力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提升城市首位度。

以体制机制改革强大“动能” 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势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

南京农创中心构建了部省市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部省市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事项改变“由下而上”逐级协调向上推进的工作流程,探索实行“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力争管理上提、建设下沉。同时,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按照“前沿、多元”的要求,南京农创中心邀请14名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含院士5名),建立聘任制专家制度,发挥专家在科创资源集聚、招商引智提质、企业发展助力、双创生态赋能等方面的作用。

南京农创中心科创投资集团的成立,更是在完善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有效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投资集团开展市场化投资和运营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现代化投资经营企业制度。目前,该集团已成功承办包括全国“双新双创”博览会、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首届全国生物种业创新发展论坛等在内的品牌活动100余场,以活动聚人气增财气。

全国唯一的集群式院士创新基地 用科技创新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南京农创中心健全体制机制,营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创新生态,吸引了农业领域院士团队入驻,形成全国唯一的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是入驻南京农创中心“院士天团”中的一位。他和他的团队在南京农创中心成立的实体公司——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致力于新一代农业传感器、机器人、农业大数据、智能及特色作物精准作业测控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李德发在南京农创中心成立的李德发院士工作室将科技与生产紧密联合,引领畜牧业、饲料业高效利用。此外,南京农创中心还吸引到包括邹学校、赵其国、张福锁、李天来等近10位院士先后“落户”。

在创新平台方面,南京农创中心吸引了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等高价值平台15个,与美国硅谷创业孵化器Plug AND Play共建全国唯一的“国际农业创新加速平台”,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华东分中心,与省农科院共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等。一些列“动作”的背后,只有一个目的——用科技创新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

累计签约项目200多个,建设各类载体63万平方米

步履不停,只因使命在肩。全球创新资源正源源不断地向南京农创中心聚集。

2021年2月,先正达集团与南京农创中心签约共建“先正达集团中国创新研发中心”;5月,南京农创中心与正邦集团苏皖总部项目、善源生物科技研发销售总部项目、翠京元生物科技研发销售总部项目进行现场签约;6月,南京农创中心与江苏南繁基地共建共享合作仪式顺利举行……

目前,南京农创中心累计签约项目200多个,注册落地160多个,包括农信互联、天邦集团、益客农牧等一批总部企业,南京思农生物有机肥研究院、中农宠物营养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江苏深农智能、南京三丰智能、江苏南京农大动物药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南京农创中心还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公共技术、公共活动、公共创新四类平台。建设硅谷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新希望集团、中信农业、苏美达等组建17.8亿元的农业科创基金;与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紫金农商银行共建产业金融服务中心等。在各类要素“驱动”下,南京农创中心入园企业已成功申请知识产权30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5件,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软著等申请253件,PCT专利申请6件。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111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