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05亿元,直补到户,哪些人得到
对于农村人来说,传统的粮食种植就是为了解决自己吃粮和喂养牲口用粮需求,因为种植粮食的收入,远远达不到解决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从工厂和城市挣钱,收入远远大于农村种地收入,不过,这样,对于土地抛荒,粮食减少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2021年7月13日,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148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6148号答复》)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意见。
一、“三项补贴”提升了土地增产增收的目的
自2016年4月26日,财政部和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按照该通知要求,财政部和农业部将对农作物良种进行补贴,对种粮农保进行直接补贴,对农资进行综合补贴,并以该文件要求,将“三项补贴”中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和农民耕种的土地地力保护挂钩,对于补贴标准,明确规定对撂荒地、改变用途的土地不得进行补贴。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对于农村来说,耕地地力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土地肥力也越来越差,因此,出台该政策后,鼓励农民将秸秆就得进行填埋,增加土地的营养和肥力,这样,进行土地耕种的时候,有利于增产增收。同时,进行秸秆的填埋,还避免了焚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地力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还增收的事情,国家通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鼓励农民规范生产,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土地休耕补贴
土地休耕已经在试点了多年,从反应效果上来看,是非常好的,国家根据试点的情况,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休耕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农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保护和推动作用。对于农民来说,通过休耕政策,国家给予土地休耕补贴,农民的损失也没有减少,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是一项皆大欢喜的事情。
3、土壤修复补贴
土壤修复实际上解决了土壤长期耕种带来的肥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对于某些原因,导致土壤受到污染,以及其它问题,而不进行修复的话,耕种不仅产量降低,而且,种植的农作物甚至因为污染而不能食用。国家通过对土壤修复进行补贴,解决了土壤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