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姓们世代以种地来维持生计,我们中国农业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国家,农业文明也是中国众多文明中比较广为人知的一种大众文明。我们从我们祖先那一辈就开始种地,那时候的种地是维持一家几口人生活的主要来源,每年就靠着种出来的粮食换一些钱,维持生活的日常供给。
而如今,虽然多了很多各种各样赚钱的手段,但还是会有很多老一辈的人继续在田地里种地,只不过种地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副业。然而最近几年,一家一户种地越来越不挣钱,很多农民干脆就放弃了种地,去干一些别的工作。
现在的普遍局面就是老一点的农民不愿意种地,稍微年轻点的农民不会种地,到我们这一辈人根本就不谈种地。这种局面是万万要不得的,农民不愿意种粮食,而粮食是国之根本,没有粮食,人就无法生存,可见粮食对我们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加阐述了吧。所以我们需要尽快寻找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迫切的是要寻找到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然后从根源上解决好这一问题。
一、农民们不愿意种地的原因
我国人口众多,拥有14亿多的人口,然而耕地面积却很少,只有18亿亩地,如果这么多地平均分给我国这么多人的话,大概每个人只能大概分到1.2亩地,可以说是人均不过一亩多的土地。
而我国14亿人口中大约有3.5亿多个家庭,在这么多家庭中,其中小农户大约有2.3亿户,这些小农户耕种着大约全国70%左右的土地,这么算来,大概每户家庭拥有的土地连十亩地都不到。
而在这么多土地中,可以耕种的土地又不多,大多土地都是极为普通的土地,不适合耕种的,而这些就是我国现在普遍的农业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这样的土地资源现状决定了种出来的粮食的产量不会很高,如果农民们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就得付出比正常情况下多上百倍千倍的农业劳动与努力。
如今,农民们选择种地,一部分是供自己家庭食用,但更多的是要将粮食卖掉,换取现金,用来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支出和改善自己家庭的的生活水平。但是最近几年来,物价上升的十分迅速,而粮食的价格却十分的低,农民们靠着种粮食完全获取不到太多的钱。
随着物价的上涨,一些农产品的价格也飞速上升,所以不但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粮食,但却获取不道令自己满意的劳动补偿,再扣除花费在庄稼上农产品的钱,几乎已经所剩无几了,农民们几乎是赔本的,这样的赔本生意,也怪不得农民们不愿意干了。农民们种庄稼,更要防范的是“天灾”这种事情完全是不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