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政策利好 农业转基因产业化有望驶入快车道

   2021-02-24 62730
导读

随着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再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延续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农业转基因产业化,有望驶入快车道。2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

 

 

随着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再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延续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农业转基因产业化,有望驶入快车道。

2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称,对于农业转基因的产业化应用,中国还是继续本着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原则有序推进,让转基因等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人民。

对于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应用相关活动,张桃林称,发布通知本身是一个常规性工作,体现“一手抓创新、一手抓监管,两手都要硬”的工作要求。

此外,他指出,中国对转基因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坚持自主创新,推广应用上确保安全,管理上严格监管。

需要说明的是,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其中,“技”包括育种。中央也明确要求,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农业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现代生物技术。根据统计,自1996年批准转基因生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已经累计达到400多亿亩,涉及29个国家。另外,还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转基因农产品。

2020年,中国进口超过1亿吨的大豆。这些进口大豆,绝大部分都是转基因大豆。这背后是国内外大豆品种水平差距明显,中国大豆单产水平不到美国大豆的60%。

张桃林称,从时代要求看,也是形势紧迫。目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生物育种科技革命,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从而实现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要发展种业,关键是自主创新要活起来。张桃林称,要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当前要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育种联合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特别是要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的建设。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10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