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他们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
当今世界,tdk一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rf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一、美国科技f宫hir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美国农业非常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70年代末,美国粮食生产总量已达3000多亿公斤,相当于法国、英国、联邦德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之总和的2倍多。现在全美国有农业人口500多万,占总人口的2%左右。平均每个劳动力一年产值为2.4万美元,按实物计算,每个劳动力年产粮食73,000公斤、猪肉约1500公斤、牛奶29,000多磅、牛肉约3吨(还有蔬菜、水果、家禽未计算在内)。美国的农业大约生产了世界总量11%的粮食、15%的饲料、25%的牛肉、11%的猪肉(!),但美国农业人口只有500多万,农业劳动力仅占全世界劳动力的0.3%。美国地多人少,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对农业尤其是农业现代科技研究与推广一直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才是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1、完善、系统、发达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美国国家财政预算专门对农业科研拨出大量经费,建立了庞大的公共科研体系。美国的农业科研是“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体系。农业科研体系分三级结构(2),第一个层次是联邦政府,政府下设农业研究局,对全国的环境和食品安全及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等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联邦政府的农业科研机构一般都分布在州立大学。第二层次是州政府:1862年的摩里尔法即赠地法,规定将国有土地赠给各州,在每州建uuuu一个农学院,让农民的子女有机会上大学,1887年的汉奇法,规定在每州农学院里建立一个农业试验站,1914年的史密斯和利佛法,规定在每州农学院里建立一个农业推广站。第三个层次是县级农业科技推广站。另外还有数量众多、规模可观的私营农业公司的科研队伍。
美国州一级有推广专家4000多名,均为大学的博士或教授;县级推广站由州立大学的推广站直接管理,推广人员由大学推广站组织评审小组,按聘用条件择wdnn聘用。县推广站直接、间接地(农业协会、合作协会或志愿者)向农民推广最新科研成果,传授科技知识。全美共有县级推广人员12000多人,其中25%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占绝大多数。这样,就形成了以农业部作为研究中心,各州立大学农学院作为科研基地,私营农业公司的科研队伍作为辅助,各级农业推广站配合推广的立体农业科研体系。